墨坛库 > 赵风烈 >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连横瓦解

第一百一十三章 连横瓦解


  秦楚边境,四国联军大营之中,四国联军的将领汇聚其中,面对秦国强兵,四国从内心深处讲,都不想去打!

  尽管在军队的数量上,四国联军是秦国大军的一倍之多,但秦军的战力摆在那里,而且在秦军大营之中,那位征战四国的上将军白起每天都会出现在秦军的传令台上。

  即便是赵国上将军廉颇,楚国令尹春申君黄歇,魏国上将军晋鄙这样的存在,也不敢轻易和白起过招,韩国太子韩安就更不用说,韩国的五万大军基本上就是打酱油的角色。

  而此时的秦国也没有出兵的意思,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国精兵强将的确多,但这一战真的开打,结果是什么即便是武安君白起也没有把握,毕竟四国联军的数量摆在那里。

  而且四国领兵的都是名将,即便是打个平手,对秦国来说也是一场大败,平手就意味着秦国将损失所有的战力,而四国还有精兵,单单赵国便有五万雁门铁骑。

  双方从一开始就僵持在这里,甚至连叫阵都没有,楚国还想着收复失去的土地,不过现在能够将秦国大军挡住,不在向前进攻就已经心满意足。

  如果一开始就一鼓作气展开一场鏖战,那么战争的结果现在早就已经见分晓,不过这不是秦国想要看到的,武安君白起作为秦国大军的将领怎么会不明白这一点。

  军事部署上就选择了易守难攻的位置,而第一个抵达的军队是魏国将军晋鄙,老将军晋鄙久经战阵,最主要的是魏国败不起。

  “诸位,我们还要在这里耗到什么时候,我可听说秦国相国此时就在齐国都城临淄,齐王似乎准备和燕国讲和。”

  韩国太子韩安坐在中军幕府的末手位上,这一战韩安真的不想来,不过自己不来来的就是自己的弟弟韩非,韩安不允许自己那个出色的弟弟站了风头。

  而韩王更不想让自己那个聪明的儿子带兵,韩非到这里一定主战,韩国根本不敢战,如果不是赵国和魏国还有楚国逼迫,韩国打死都不敢派兵加入联军。

  “韩安太子以为如何?”

  问话的是楚国令尹黄歇,退兵是绝对不可能的,你们走了秦国还得打楚国,只有列国的军队在楚国才安全。

  “当然是退秦兵,如此耗着也不是个事,令尹大人您说呢?”

  韩安注视着黄歇,在这个荒野的军营之中,韩安早都受够了,到处都是汗臭的味道,洗个澡都费劲,哪里有自己的太子府好。

  “那韩安太子可是要入秦国,退秦军?”

  令尹黄歇说话是真的噎人,就算是把五万韩军的胆子都借给韩安,他也不敢去秦军大营,自己是太子,真要去秦军大营一旦被秦军扣下,那自己的弟弟韩非就可以取而代之。

  “难道我们就在这里一直耗下去吗?韩国军队的粮草所剩不多,楚国可否支援一些?”

  韩安立刻反唇相讥,自己带领大军是来帮你楚国的,当年秦国进攻韩国上党你们可都没动,韩国损失了上党郡。

  “令尹大人,韩安太子所言也有一定道理,毕竟大军空耗,对各国都不利,还是研究如何退秦军才是正途。”

  魏国上将军晋鄙立刻出来打圆场,这个时候不能内讧,赵国上将军廉颇在一旁默不作声,毕竟此时赵国邯郸打乱刚刚结束,廉颇心中也无心恋战,不知道赵国现在究竟什么样呢!

  战国时期连横抗秦不是一次两次,数次抗秦每一次都是因为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最后分道扬镳,让秦国有机可乘。

  此次更是如此,四国连横此时韩国和赵国都心生退意,这场战争根本没有继续的可能性,楚国令尹黄歇又怎么看不出来。

  只可惜这样大好的机会,却不能弱秦军,黄歇也是无奈,此时楚国数座城池还在秦军手中,只能是楚国去和秦国讲和,但主动将和就要付出代价。

  然而现在韩国无心恋战,赵国国内大乱,赵军也无心恋战,时间一长连横必破,黄歇怎么会看不懂这些!

  “如此,我上奏楚王派人出使秦国。”

  楚国令尹黄歇心中清楚,必须在连横大军分崩离析之前彻底退秦军,否则楚国还要和秦国展开一场血战。

  秦国咸阳宫,秦王嬴稷坐在自己的王位之上,四国连横大军挡在秦军面前,如果不是武安君白起在,或许秦军已经败了!

  现在赵国内乱,赵王赵括刚刚登上王位,这是秦国进攻赵国最好的机会,可惜之前谋划不得当,让秦军主力困在秦楚边境。

  秦相范睢此时还在齐国,秦王嬴稷现在没有人能够进行谋划,不过嬴稷毕竟是秦国君王,心中已经开始谋划如何从秦楚边境将秦军主力撤回。

  楚国的几座城对秦王很有吸引力,但相对弱赵的国策来说,这几座城对秦国没有什么意义,如果赵国大军被击溃,这几座城不是手到擒来,到那个时候谁还敢连横抗秦?

  “启奏我王,楚国特使觐见。”

  就在秦王嬴稷心中琢磨如何停止这场毫无意义,空耗国力的战争的时候,楚国的使者来了!

  一方想要撤兵,一方想要退兵,双方一拍即合,经历了一个月的连横抗秦再一次土崩瓦解,秦国大军放弃了占领的楚国城市,撤回秦国本土。

  山东四国的联军也全部打道回府,返回自己的母国,秦楚边境上这场浩浩荡荡的连横抗秦战争再一次无果而终!

  “臣白起见过我王。”

  咸阳宫大殿之上,武安君白起向秦王嬴稷躬身施礼,此一战从战役的角度看白起还是胜利的,占领楚国数座城镇,击杀楚军数万。

  即便是最后退兵,也是战略上的需求,而不是战役上的失败,白起依然保持着不败的记录。

  “武安君辛苦了,我秦军斗志如何?”

  秦王嬴稷看着秦国第一武将问道,接下来还有大战在等待这位秦国战神出征。

  “回禀我王,四国联军倍于我军,双方之战不分伯仲,我秦军将士斗志高昂。”

  武安君白起说的并不夸张,其实这一战秦国军队不仅仅斗志高昂,而且将士们还信有遗憾,不能斩杀敌军建功立业。

  这就是秦法的好处,斩首记功,这使得秦国将士闻战择则喜,根本不在乎敌人有多少,多强大,各个奋勇杀敌。

  “如此甚好,武安君歇息几日,待相国归来,在议出兵之策。”

  嬴稷向武安君白起点点头,接下来如何应对赵国,还要等范睢和齐国的盟约签订之后在议。


  (https://www.motanwx.cc/mtk110870/594897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