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赵风烈 > 第一百六十二章 赵国长策4

第一百六十二章 赵国长策4


  夜色如洗,赵王宫的大殿之中赵国长策的朝会并没有真正的结束,只是研究了一天,赵括结束了朝会,明日再议。

  今天庙堂上的一幕幕在赵括的脑海之中回放,一切的根源还是在利益至上,不打破这个利益链条,赵国的长策无法有什么进展。

  夜阑人静,尽管自己的寝宫之中有家人等待,但赵括现在的心,全都在庙堂之上,脑海之中不仅仅是今天在庙堂之上的一切,还有着自己后世的对华夏历史的了解寻找能够解决的办法。

  一开始赵括就给自己打了预防针,赵国制定长策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但是今天在庙堂之上,也只有军队的建设通过屯田戍边的方式去解决,其实这样的解决方式也是治标不治本。

  毕竟军队的真实作用还是战争,一旦战争连绵,那么军队哪还有时间去耕种,所以这只是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在完全防御的情况下才可以发展的,而秦国绝对不会允许赵国这样和平稳定的发展下去。

  今天在赵国的庙堂之上,自己的这些重臣,说了人口,说了军队,说了土地,甚至连购买粮食这样的事情也说了,但唯独一点没有说,甚至这些人似乎是在避而不谈。

  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变法,彻彻底底的让赵国像秦国一样走入到一个法治国家的序列之中,事实证明现在的战国时期,也只有这样的方式能够迅速让一个国家拥有超过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

  在未来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他们的对手其实都是彼此,只要两个国家决出胜负,那么一切依旧迎刃而解。

  其实现在对赵括来说还是有利的,因为秦王嬴稷已经年近七旬,而自己才二十一,自己还年轻,尽管后来秦国的两代帝王都很优秀,但和秦王嬴稷相比,还是嫩了很多。

  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想要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这个年代绝对没有那么容易,赵括原本的想法不断地在自己的大脑之中退去,最好的办法还是利用这个时代固定的东西去引领这个时代。

  思前想后,赵括还是决定在赵国继续延伸自己之前的想法,继续变法,在未来三年的时间将秦国的新法全部都应用到赵国的身上,其他的事情还是需要徐徐渐进,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赵括还是十分清楚的。

  “来人,宣上卿蔡泽,长史毛遂,梦先生入宫。”

  事不宜迟,现在赵括能用的还是蔡泽,毛遂和鲁仲连,这三个人现在还有着巨大的价值,自己想要撞枪要有人去放,自己偷驴先找个扒橛子的!

  “诺!”

  侍卫立刻出宫,连夜宣三人入宫。

  赵王宫的书房之中,上卿蔡泽,长史毛遂和梦蝶鲁仲连三人几乎是同时到来,鲁仲连并不清楚今天庙堂之上的事情,他只知道今天赵国七位重臣朝会,但究竟是什么内容鲁仲连并不清楚。

  但是当鲁仲连看到毛遂和蔡泽的时候,他就明白,今天在庙堂之上一定有大事情发生,而且是涉及赵国命运的事情。

  “王上召见我三人可是为了治国长策,臣回去之后思谋再三,赵国要强唯有变法一途!”

  上请蔡泽躬身施礼向赵括进言。

  赵括看了一眼蔡泽,这些人不愧是战国的名士,估计今天庙堂之上的七个人,除了上将军廉颇和前将军李牧,剩下的五个人都看出来自己的真实想法,可是就愣是没有一个人去提。

  如果其他人不说也就算了,竟然连毛遂和蔡泽两个人也不说,不得不说这些人的心机之深,难怪历代帝王打天下一批人,治理天下又是一批人。

  “王上,臣也是此意,王上的三年长远谋划,唯有彻底变法一途可以实现。”

  长史毛遂也是躬身施礼,看来这位长史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在庙堂上不说,而是在自己的书房说。

  这也难怪,在战国的历史上,主张变法的大臣,几乎没有一个好下场,所以赵括也能理解为什么蔡泽和毛遂不在庙堂之上主张变法。

  其实虞信和荀况也何尝不是如此,只是虞信和荀况的变法或许没有蔡泽与毛遂这么强烈,但从后世对荀况的研究,这位儒家名士同样有着强烈改变这个世界格局的思想。

  “三位爱卿,今天深夜请三位深夜前来,就是商议此事,我提出赵国三年谋划,变化已经势在必行,必须保证百姓有耕田,同时上卿荀况还提出鼓励生育的谋划,这些也要加入到新的赵法之中。”

  赵括能够理解,不过理解归理解,必须要有个人站出来挑开这层迷雾,面前的这两个人必须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其实毛遂和蔡泽也十分清楚,唯一的人选就是上卿蔡泽。

  “两位,昔日我们三人谋划天下,那时可有如此纠结之事,若非我无法登堂入室,此时何须如此,然则此时只有蔡泽先生有可为。”

  鲁仲连的反应的确是最快的,仅仅几个人短短的几句话就明白发生了什么?大脑飞速旋转甚至明白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里,赵括这是要用自己的嘴告诉蔡泽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不要明哲保身,出手吧!

  “王上今日突然提出三年谋划,我也是一时之间没有准备,三年涉及到我赵国国运,臣不敢贸然进言,然则臣反复思量,赵国变强一途唯有变法,三年之期恰到好处。”

  蔡泽脸上一阵无奈的表情,很明显长史毛遂以后还要负责外交这一块,鲁仲连不可能露面,三人小组也就只剩下自己,现在必须站出来。

  更何况在蔡泽的内心之中,他还是对赵国变法充满信心,赵王赵括能够提出来三年谋划,这样前所未有的想法,这在战国时期绝对是不可思议,但仔细思考起来又是那么的合情合理。

  聪明人之间的交流就是简单,尽管赵括充满无奈,但也在情理之中,蔡泽能够这么痛快的就主动说出来,那么自己现在必须要给蔡泽撑腰。

  接下来还有事情要研究,赵括的想法可不仅仅是变法一件事,赵括还要培养一批赵国自己的能吏,要在华夏学院开启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赵国的人才输送。

  未来赵国需要的是大批的人才,治国理政不能永远依靠世家和诸子百家,必须要有另外一个势力强势崛起,才能保证自己的三年谋划。


  (https://www.motanwx.cc/mtk110870/5949026.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