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 > 第548章 王子与北伯通县的会面(上)

第548章 王子与北伯通县的会面(上)


第548章  王子与北伯通县的会面(上)

        “哎呀呀,王子远道而来,朕有失远迎!有失远迎!”

        辛屈看子旬的车队抵达了通县,立刻换上一副和煦笑容,在十里亭亲自来迎接。

        一见面,就这么热忱,多少也让下边郁闷的表情好多了。

        不过,子旬并没有被辛屈的表情骗了。

        他跳下车,直接拉着辛屈往河边走:“来得正好,跟朕说说,那是什么?”

        辛屈闻言看去,赫然是奴隶正在搬动草木石头,垒砌通县的码头。

        辛屈要开运河,而运河需要截流大量的水。

        同时,也要打造一座拱卫北平京师的要隘。

        自然环境不可能塑造的部分,只能通过人力来填补。

        于是辛屈命人将通县北、东、南三个方向直接贯通下挖,变成湖。

        这个时候,通县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之前属于西泽部南方的一块湿地半岛,辛屈在此基础上,将湿地加深成为湖泊。

        接下来,辛屈准备将整个南燕山、东太行之间的河道水,全部引入通县的湖泊。

        然后将湖泊的水变成几个鱼嘴口,专门用来排水和进水。

        北平的水量终究有限,加上很多燕山内的河,都是季节性河流,所以大部分水其实都是通过潮白河主干,直接灌入天津。

        但还是有好几个河道,是分别灌入廊坊、永平的。

        可以说,一旦通县完工,就是北平的东大门。

        只要通县不丢,依托河道、沼泽、湖泊,还是能稳住东面的战况。

        所以,第一期的码头栈道,已经开始修建,但很显然子旬不明所以,带着惊异。

        “这是在围堰。”辛屈随口胡诌。

        子旬微微皱眉,他不觉得这是围堰,因为围堰不该用这么多的石头,而且也不是这么围,应该先将河水疏通到别的地方,再开始围。

        不然沼泽地界,很难下沉土石,万一哪天地基干了,或者水太多了,土石堰立刻就得崩。

        “你若不想说,我也懒得多问。”子旬收回目光,接着看向了河道四周广布的水车说,“之前我命人从你这里买这些农具,你的要价不低,能不能便宜。”

        “这么快就谈生意了?”辛屈一愣,古怪道,“不进去坐坐?”

        “不了,我此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送墨徐无去东北,既然伱已经答应了,我自然就没有久留的借口。

        况且,这一路走下来,我也发现了你们的端倪。

        新的器具如果进行仿制,应该不算难。我只需要样本,之后我会命令各地的贵族来学习,然后让他们去学习。

        至于他们用不用,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

        子旬说着,辛屈微微颔首,表示明白。

        辛屈能听得懂子旬的意思,按照现在的各地社会的政治制度,属于部落与封建并存。

        这是真正的封建社会,权利和义务,并不对等。

        内服与外服,只是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和地理条件的险要共同框选出来的朝贡义务。

        从政治、文化、经济、各家都不是一个整体,只是名义上有一个共主。

        贵族有自己的地盘,有自己的城堡,能设立自己的监狱,哪怕是王,也只能通过巫祭的方式,将人推进火坑,然后烧死看不顺眼的家伙。

        剩下的,子旬就管不了了。

        所以,子旬不会傻呵呵的花重金,去买一堆东西回去,然后白白便宜各地诸侯。

        <div  class="contentadv">        只有听话的他才会拉拢。

        当然,各地诸侯只要看到好东西,也会加入进来内卷,要么打,要么抢,要么买,技术的传播,向来如此。

        “有些时候挺羡慕你的。”子旬收回目光,有点感慨,“你的国,上下所有人,都尊奉你,未来也会尊奉你的孩子。你的官制、爵位、封赏,都不一样。”

        “远的地方,也会用朝贡的方式。”辛屈微微摇头,“就比如草原活动的那些部落氏族,一些亲善我们的,都是朝贡。”

        “所以,我才觉得你很可怕。再给你几年,这边又是另一个模样。”子旬言语消停,片刻后再道,“我觉得奄商很难稳定河洛的局势,想要迁都,你觉得哪里合适?”

        “问我?”辛屈疑惑道,“我又不知道南边的局势和地理,你怎么选,不该你来吗?”

        “嘿,可别在我面前装模作样。”子旬盯着辛屈道,“若是之前,我会觉得你真的不懂。

        但我这一路走来,沿着天津县到通县的河道走来,你在沿途开辟了多少邑,又兴修了多少的湖泊,别跟说我你是准备蓄水灌溉。

        本身你所在的地界,就不怎么缺水,附近很多都还是湿地,你跟我说灌溉?怕不是,你已准备效仿我们商族,组建行船吧?”

        辛屈不言。

        子旬蹲下来,在地上写字:漡漡淄水,革伐作舟。

        写完,他子旬起身说:“这是嬴氏的一些部落的拿手好戏。

        去年,微山子奏禀于我,明言北伯广修水道,言称水利之用,百倍本地,可分洪涝,可泲旱田。

        纵百里之业,无纵横之阡陌,必无百里之风水。

        因而围堰做坝,围护作堤,疏浚深挖,犹如夏后通大河之道,以利行舟,以分九州,布武万方。

        北伯修河浚业,允水分与涿地,非止排洪,更可通航。

        所以,他建议孤,去给涿氏册封,并且派遣驻军。

        同时,在涿地打造新的城邑,负责跟燕国的商贸往来。”

        辛屈听罢,依旧面无表情。

        子旬看了一会儿,确信辛屈不以为然,叹息道:“那就是你觉得,我修了涿地的城邑,影响不到你的发展?”

        “自然。”辛屈终于点头,“你既然知道涿地,也应该清楚我这些年对涿地排洪了几次?等我修完了无定河道,我若是连年排洪于此,你要在涿地花费多少钱粮,才能守住你的城邑?

        须知,涿州地势低洼,那边从一开始就是整个东太行水系的排泄口,甚至有段时间还是大河的排泄口。

        你若选择在涿州营缮,甚至不用我出手,天气就能教你知道,什么叫做逆天而行不可为。”

        “但不可否认,涿地可以作为水利商贸枢纽?”

        “不如仓邑。”辛屈叹息道,“唐邑(保定)、鄚邑(任丘)、仓邑(沧州)这三地,哪个不比涿地好。

        我是之所以将幽州划到涿地,就是因为有大河影响在。

        你只管经营好这三邑,等我疏通完海河水系,再引大河水灌入天津县。

        往后,运河不就成了?”

        “嗯,那你帮我参谋一下,哪里适合建都。”子旬想了一下说,“封父如何?”

        辛屈看这家伙是真的打算刨根问底,人也演累了,只能解释道:“封父位于大河边,地势不够,很容易因为大河的躁动而崩溃。

        偃师位于大河南,距离西边的诸族太近,距离我太远,你肯定不放心。

        其他诸如亳、庇,要么太靠近山,要么远离河岸。

        唯一适合你的只有四个地界。”

        “哪四个?”


  (https://www.motanwx.cc/mtk15600902/121376285.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