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穿越种田之贫家女 > 第 131 章

第 131 章


同辈尚且不好说这年轻媳妇的事,  但长辈为尊,说教小辈两句不为过,这族叔便是这般想的,未想他话一落,  就见年轻家主的脑陡然剧变,眼睛像霜刀一般像他直视射来:;诃叔也多年不与我家来往,这突然一来,就教训起小子的内人来,  这威风,可是大得很!

        怒气从他身上勃然而出,就如晴空中的炸雷,惊得在场的人心神突地一凝,  紧接着又听常伯樊以比之前更大的怒意愤道:;我妻子是不是良妇,  自当我说了算。还请族叔莫要为老不尊,  长者不仁爱族小便罢,还妄测小辈的为人,  到时有损我妻在外的名声,  想必您这个爱嚼小辈是非的长辈到时也好不到哪儿去!

        谁也未曾想过这外相温和仁义的家主会说出这等重话,  堂内顿时一片僵凝,无人作声。

        那诃叔被他当着众人面斥,  一股气烧到了脑门,刹那之间面红耳胀,  ;你这糊涂小子,  把我好心当作驴肝肺。

        骂的不是他,  而是教他妻子好好做人,竟然反过来说他,反了天了!

        ;您好心?常伯樊冷脸如霜,;在我面前面斥我妻子不良,让她不要出来露脸,这哪一桩,是轮得到您到我常伯樊、常氏一族族长面前来说这话的!

        最后一句,常伯樊大喝出来,字字打在了客堂的墙壁门柱上,引得堂内诸人耳内嗡嗡作响。

        众人无话,便连相互打看的眼势都止了,皆垂下眼,眼观鼻,鼻观嘴,置身事外,谁也不想这时候出面引这家主的发作。

        ;你!你!

        ;来人,送客!

        ;是。

        这厢,旁管事与南和带着府中护院迅速从侧边冒了出来,旁管事一马当先站在了那族叔面前,低下头扬手:;请。

        ;请。南和铁青着脸,眼冒冷光,毫不客气地道。

        被下人围着请出的族叔顿时恼羞成怒,挥袖怒道:;你当老夫稀罕你这家不成!

        他本欲再说;往后休得我来,但一想他是带着要事来的,此事绝非族老可办,最终还得这所谓族长拍板,他便强忍下了这口气,挥袖大怒而去。

        他身后,跟着来的亲戚见状连忙出来,跟常伯樊顾左右而言他,;那个,孝鲲兄弟,我那外头约了人,还有事,就先走了。

        常伯樊脸色难看,这人也未等他回答,低下头就当他是答应了,转身朝小辈们使了个眼色,让他们跟上,便领着家里人飞快走了,跟上前面勃怒的自家人而去。

        跟他们同来的另两家见状,颇为无奈地跟常伯樊提出告辞,匆匆而去。

        等他们走了,屋里只剩下常径兄弟一家,还有非汾州城的另两家人。

        常伯樊脸色依然难瞧,正当这三家人挤尽脑汁想着说什么话打破这僵局时,就听那年轻当家媳妇开口道:;诸位叔伯,我备了点小礼,你们拿上再走罢。

        她来送客的,既然还有客人在,苏苑娘便开口提出。

        ;啊?有个面相四旬的带须中年文士先回过神来,忙朝她拱手道:;让你费心了。

        说罢,他朝向后的儿子道:;还不快快双手接过婶娘的礼。

        常伯樊在临苏辈分不高,但临苏之外比他辈分低的常氏族人颇有些多。同临苏的常姓中人但凡不是嫡子传家人,一旦到了十四五岁就会成亲被分出去,早早成家,早早生子,嫡系传家人则是要等到十近戴冠之年方才定下,久而久之,临苏本家所在之地就出现了众多比嫡统的传家人辈分高的同族人;而不在临苏的姓常之人,往往是庶系一门出生,皆多也要到十才成亲,子孙辈传承的便要慢些,子系与嫡系一系的年纪、辈分相仿,两者之间相差不过于巨大,不到常伯樊还要叫族中一些小儿小叔的地步,这次便来了一家年长于常伯樊,和常伯樊同辈,儿子还和常伯樊相差无几的人家,一见自家在临走之前还能在常伯樊面前露个脸,便忙叫儿子出面,好让常伯樊多认识一下。

        他这般一说,本要让丫鬟奉上的苏苑娘多走出了一步,接过丫鬟手上奉上的回礼,交给了这家的小子。

        ;多谢婶娘。那小子双手接过,弯腰恭敬道。

        ;这小子乃我家中长子,年十五,名常佩,随的是祖宗下来分家之子以单名为上的规矩,他从小跟随名师,熟读百书,四书五经已能倒背如流,就是算经方面欠缺了些,不过我已给他寻了这方面专长的名师,就等这次回去随先生专心研习了。那文士靠近常伯樊,在短短工夫内,几句话把儿子的优短处皆说道了出来。

        ;哪年生的?果不其然,他一通话之下,常伯樊脸色缓和了许多,还出口问了话。

        这儒士最想听到的莫过于此,忙笑道:;英武九年出生的,虚岁是十五,但我家这小子生的不凑巧,腊月二十九就要大年了他就从他娘亲肚子里掉了出来,没两天就有了两岁的年纪。

        原来如此,看着就十二三岁的样子,不像十五岁,这小子懂礼,老子也会说话,常伯樊便愿意多给点脸面,这时他脸上已见点笑,口气也舒缓了许多,已见温和:;小小年纪就已熟读百书已很了不起了,算经差些也无妨,努力攻克就是。

        这儒士与其子一听,顿时大喜,这父亲带着儿子连忙道谢,便是苏苑娘也承了他们几次拱手。

        常径常勤一看,心道族里人到底是聪明的居多,他们这次怕是难轻易成事。

        他们也很想凑过去说两句,但等这父子俩告辞,临到他们,不等那当家媳妇说道,就见常伯樊面露乏色与他们道:;天色不早了,留了族兄族弟一天,也是不好意思得很,我就不久留二位了,南和,送两位爷出门。

        刚从外面;送客好回来在侧边站定的南和立马出来,;是。

        这厢,苏苑娘示意三姐把这家的回礼送到南和手上。

        常径兄弟一看常伯樊的神情就知无法久留,他们颇为遗憾,但不得不奈何,在府里仆人的相送下带着常府的回礼,以及常府的拒礼一并回了客舍。

        等他们走了,苏苑娘静静看着常伯樊,常伯樊站在原地,想说点什么,但在她清澈又了然于心的眼神当中,渐渐止了嘴,末了一字也未吐露,只与她一般,眼神静静悄悄却又格外缠缠绵绵地回望着她。

        他此情此心,不想明言,却又渴望着她懂……

        可她懂吗?

        常伯樊不敢盼望,却又希翼她能懂。

        看着他眼中明晃晃的渴望,在长久的凝视之后,苏苑娘朝他走了过去,搂住了他的腰,把头靠在了他的肩膀。

        常伯樊,多谢你在人前护卫我,这比人后你对我的好还要好上许多,我已经记住了——苏苑娘在心中与他如此言道。

        她未说话,但常伯樊从她伸出手的那一刻,心就跟停止了一般,直到她的头靠在了他的肩头,他才感觉到心跳终于回到了胸口,他回抱住她,紧紧地搂住了她,下巴搁在她额边感知着她的温度,哑着声道:;苑娘。

        苑娘,只要你一生能这样向我走过来入我胸怀,我愿为你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这一天,有愤怒离开本家府邸的常氏族人,也有欢喜离开本家的,到了夜晚,得信的常氏族人在床头跟枕头上嘀咕了此事半天,方才入睡。

        第二日,临苏常氏一门,大大小小无论老弱男女,只要得了信的皆往城门走,去迎他们常氏一门高中的三位秀才老爷。

        城中百姓虽未得信,但一看这阵仗,连县令都出现在了城头,一传十,十传百,城门门口便被熙熙攘攘的城中百姓堵住了。

        常姓之人又是喜又是怒,不过喜比怒要多,虽说及第的人不是他们,但到底是他们族中人,他们与有荣焉,推开这些百姓让他们让路的口气都带着喜气,还有这三家的家里人派人派出的干果小点心,甚至然还有发出小铜板的,这让赶过来看热门的百姓更是欢天喜地,个个喜气洋洋,好一派欢快的景致。

        等消息到常府,就是这三位赶回来的秀才爷往常府赶过来报喜的消息。

        ;娘子娘子,您快站起来让奴婢看看。一听秀才老爷要过来报喜,明夏急了。

        今早姑爷说让娘子挑身见族后上进后生的衣裳穿在身上,明夏还不明所以,这下可算是知道姑爷的吩咐是什么意思了,原来这三位秀才老爷回来的第一见事不是回家,而是往他们家来。

        常伯樊今日早上出去了一趟又回来,坐在苏苑娘的书房里占了她的书桌一角在看帐册,苏苑娘身边多了个占她桌子的人,还想着他什么时候回他的书院去忙,莫要打扰她,但话还未找到时机开口,就得了这个消息。

        明夏急,她却是一点也不见慌,掉头朝常伯樊看去,问道:;怎地来我们家了?

        不回去拜见父母师长磕谢生恩师恩,来他们家作甚?

        ;呵……常伯樊哼笑出声,从帐册上抬头,与傻苑娘道:;看来都不傻。

        苏苑娘偏了点头。

        ;谁给的前程,看来他们心里都有数。常伯樊笑道:;现在轮到我们要挑,到底器重哪一个了。


  (https://www.motanwx.cc/mtk26809/47769508.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