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人间惆怅客 > 尾声 枇杷花下校书人

尾声 枇杷花下校书人


  康熙二十年,天下初定。

  然而京城之中,处处哀歌,人人缟素。

  同年,满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死于寒疾,年仅三十一岁。

  那一场宫廷之乱,并未现于后世史书,大多数只是作为野史谈资,百姓并不曾真的放在心上。

  只是宫廷之乱不久以后,皇上便昭告天下,纳兰公子辞世。

  纳兰容若,这个曾经名动一时的王孙公子,就此化作书中的传奇,人们只能从那泛黄的词笺里,去窥测他当年隽永的风采。

  然而他的内心却如同一座笼子,锁了千年万年,无论谁都走不进去。

  五年后,浙江湖州。

  江南四月,晚春疏雨,正是枇杷花开的季节。

  乌程水乡,阡陌纵横,乌衣巷的尽头,一座古朴幽宅环了九曲栏杆,粉墙黛瓦揽尽九曲玲珑。

  虽只是一座普通的宅院,然而这座宅院的主人却并不普通。

  乌程沈家,昔日曾是湖州名户,无量神剑沈剑轩妙手回春之名曾远播天下,时至今日,沈剑轩已不在人世,然而沈家医术却并未没落。

  如今沈家的主人便是无量神剑后人、名动江南的才女沈宛。此女尽得乃父真传,于医术一道颇有见地,妙手成春,活人无数,沈家医道早已在其手中发扬光大。

  每日来沈家求医之人无数,近年来沈家已渐渐扩大了医馆的规模,沈家字号也已成为浙江省内最出名的杏林世家。

  沈家名头虽大,但真正见过沈宛的人却并不多,曾有人传说此女有倾城之貌,扫眉之才,乃天下第一奇女子。

  虽然见过沈姑娘的人并不多,然而沈姑娘的相公,乌程县的人却大多认得。

  这位公子据说姓兰,曾是京城人士,五年前与沈姑娘来到乌程,在此安家落户。

  兰公子英俊潇洒,满腹经纶,与沈姑娘可谓是一对璧人。

  沈姑娘精通医术,兰公子则文采风流,开了一家私塾,平日里教孩子们读书识字,闲来编纂诗文书籍。

  兰公子其人温润如玉,谦谦有礼,不负兰台之名。更难得的是,这位兰公子为人温婉和蔼,任侠仗义,常为众多乡民排忧解难,急公好义,在浙江一带素有好名。

  这一日是百花节刚过,城中繁华惹眼,在融融春光里竞逐芳颜。

  远山衔翠,斜阳接水,淡淡的烟雾缭绕着幽寂的庭院,院子里枇杷花开得正茂,花下竹椅之上,一人白衣落落,安静地翻阅书卷。

  花朵一片一片落在他的白衣上,他却浑然不觉,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时而提笔写字,不知不觉忘了时间。

  直到门扉轻启,落花铺满了紫陌,一个美丽温婉的紫衣少妇牵着一个五岁男孩的手,有说有笑地走进院子。

  男子闻声抬头,笑容温和地道:“你们回来啦,海亮,今天跟妈妈去采了什么药?”

  那个叫海亮的男孩蹦蹦跳跳地走到男子身边,圆圆的小脸白皙红润,看起来虎头虎脑,很是可爱。

  “爹,你看看。”小男孩兴冲冲地从竹篮子里拿出一颗玉石一般的七叶灵芝,笑呵呵地说道:“娘说这是十分珍贵的药材七叶明芝,长在悬崖上,这可是我亲手采的呢。”

  男子好奇地眨了眨眼,道:“你亲手采的?海亮这么厉害啊,生长在悬崖上的东西也能采到?”

  海亮骄傲地拍了拍胸脯,道:“那是,爹爹你教我的踏莎行我已经练熟了,前几天我和小伙伴们玩捉迷藏,我跳到树上,他们都捉不到我呢。”

  少妇走过来,在海亮的小脸上捏了两下,笑吟吟地道:“好了,赶快洗手去吧,一会就开饭了,今晚娘做了你最爱吃的草花鸡。”

  海亮拍手叫好,在少妇的脸上亲了一下,就兴冲冲地跑进了屋。

  少妇走到男子身边,温言道:“你还在编《渌水亭杂识》,怎么样,快写好了吧。”

  男子点点头,道:“已经快编好了,宛儿,我……我昨天做了一个梦,梦到了皇上。”

  “容若,前几日我听说皇后去世了。”说到此,沈宛眉间现出忧伤之色,“皇后娘娘是你的朋友,我们今晚做一些河灯去河边放,为皇后娘娘祝祷吧。”

  “嗯。”容若轻轻叹息一声,放下书卷,望着被夕阳染红的天空,那里一行归鸿翩然飞过,转眼消失在彩云深处。

  一别京城数年,人事已非,风云流散,到如今,他们已成了一对最平凡的夫妻,携手相看夕阳。

  忽然,院落外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有人吗?请问这里可是乌程沈家?我家主人是兰公子的故人,烦请贤伉俪一见?”

  容若和沈宛微微一怔,不知是何人在敲门?

  沈宛亲自过去开启竹扉,只见院落之外,一队人马拱卫着一顶软轿,轿帘后传来幽幽传来一个声音:“容若,多年不见,你就不请我进去喝杯酒吗?”

  这声音是如此熟悉,宛如记忆深处的一缕洞箫,箫声落处,是巍峨深宫里的流年岁月,是那一段鲜衣怒马的葱茏时光。

  恍惚间,容若似乎觉得自己泪流满面,激动地唤道:“皇……”他终究没有说出口,疾步走去,掀开轿帘。

  故人依旧,却已成熟许多,美髯浓眉,更增威严,翩翩少年不经意间被一湖秋水染上眉间霜华。

  那人出了轿子,屏退左右,孤身一人随容若进了院子。

  “多年未见,一切可好?”其实这句话无需多问,看到容若脸上的悠闲自得的笑容,他便已明白了答案。

  在看到那个人的时候,沈宛已悄然退去,只留下容若与他独自相对。

  “皇上,您怎么来了?”容若请康熙坐下,倒了一杯酒,酒是杏花酿的,味道甘美。

  康熙饮了一杯,嘴角泛起一丝柔和的笑意:“朕想你了,前不久睿琪去世了,最近朕似乎特别愿意沉溺在回忆里,想起我们过往一起的那段时光,总觉得是那样美好、单纯,却也那样遥不可及……”

  容若道:“五年前,皇上暗中放了我,对外则宣称我病逝。时至今日,我还一直记得皇上对我说的那句话。”

  “是啊,朕也记得。”康熙又饮了一杯酒,道:“朕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你永远都是朕的好兄弟。”

  容若朗声笑道:“既然是兄弟,今天我们就不论君臣,只论兄弟之情。”

  康熙笑道:“好,朕今日前来,就是想和你共谋一醉,已经五年了,没有你在朕的身边,朕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

  容若道:“皇上,我阿玛还好吗?”

  康熙道:“明珠的身子还算硬朗,已成了朕最倚重的大臣,揆叙和揆方也都长大了,你家里一切安好。你走了以后,朕用了三年的时间彻底平了三藩,北方罗刹鬼也不再挑事,这天下总算是真的太平了。哦,对了,曹寅受了伤,以后不能再使剑了,他对朝廷忠心耿耿,朕不愿让他再为朕拼命,便将他调去了金陵,任江南织造。”

  提起故人,容若感慨良多。

  康熙道:“以前的朋友一个个都离开了,如今紫禁城里,仿佛只剩下朕孤零零的一个人。王座上的孤独与清冷,绝非常人能够体会。”

  容若劝道:“皇上,往事已矣,来者可追,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人。”

  “是啊,珍惜眼前人。”康熙忽然笑了起来,“醉笑陪君三万场,猛悟今夕何夕。谁能常伴汝,空尔一生执。”

  容若道:“明日歌,山河曲,皇上壮志雄心,定能将这万里山河谱成一幅锦绣画卷。”

  “真的吗?”康熙的脸颊上染了几分醉意,眼神一点点变得豪放,“如果有那么一天,无论你在那里,也一定会看到。山河是我的画作,你便是画里的人。”

  他们一边谈笑,一边喝酒,你一殇,我一盏,一直喝到夕阳西下,日暮归鸿。

  第二天一早,容若亲自送别康熙。

  绿杨烟外杏花渡,一艘游船,几棹涟漪,他目送着康熙上了船,万千珍重,都化作一个眼神,在湖面的浮光掠影下显得那么寂寥,那么孤独。

  古道旁,花落出,是谁的笛声响起,将离别演绎成一道风景。

  看着那艘船渐渐远去,最终消失在迷蒙的晨雾中,容若觉得脸上有些冰凉,却只是风吹过来一片碧桃花瓣而已。

  迎着满湖烟水,伫立良久,忽觉一双柔荑挽住自己的手臂,闻得身畔之人兰花一般的香气,容若幽幽吟道:“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进来怕说当年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全文完

  明日曲中江湖

  ——《人间惆怅客》后记

  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应该已经读完了整个故事。

  2011年四月份,某一日醒来,忽然很想为纳兰容若写一个故事,于是动笔在电脑上敲下了他的那首词——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平生。

  纳兰容若,翩翩公子,他从王府里打马而出,泛舟江湖,千丈红尘饰他以锦绣,万朵芙蓉衣他以华裳。一曲漪澜春深处,是耶非耶,化为传奇。

  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如此喜爱这位清朝第一词人,或许是我从他的词中读出了他的才华、他的深情、他的高尚……声声泣血,字字垂泪,我并未从中读出这样的感觉,我只知道,他是一个优雅而深情的少年,骨子里却流淌着叛逆的血液,不愿为世俗牵绊,渴望拥有一双可以翱翔九天的翅膀。

  于是,我想为他写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时代,也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我要我心目中的少年在那片历史长河中纵横驰骋,挥洒青春。我也要他在水墨画一般的江湖世界里泛舟轻歌,和故事里那些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们一起出入风云。

  擒鳌拜、定三藩、雅克萨之战……那个年代所发生的大事里,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这或许是我对他的一种偏爱吧,不愿让他错过那些轰轰烈烈的丰功伟业。

  江湖是刀光剑影与金戈铁马交织而演绎出的荣辱兴衰,江湖也是烟云璧雨与风花雪月结合而诠释出的缠绵悱恻。

  所以这个故事里,不光有武,有侠,更有爱。

  爱是他的灵魂,是他永恒不灭的光辉。

  家国河山之爱,儿女情长之爱,肝胆道义之爱……正因他心中有爱,才有了许多的无可奈何、迫不得已,或许爱是他最宝贵的情感,也同时是他痛苦的根源。

  在最初的构思里,我不想给与他太多牵绊,只想让他活得潇潇洒洒,可后来我才发现,正是他复杂的一生成就了他的传奇,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怨纠葛,如此强烈的矛盾冲突,才更加能够彰显他的完美。

  于是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世界里,他时而在庙堂之高斩将夺旗,时而在江湖之远抚琴弄箫,肝胆好友、红颜知己,他或逍遥于山水,或纵横于朝堂。

  历史上,纳兰容若仅仅活了三十一年,便因为寒疾而辞世。可我不愿他如此平凡而寂寞地死去,因为在我的想象里,他穿越了历史长河,一直活在所有人的心里。

  于是我曲解了历史,在文章的最后,让他和心爱之人执手淡出江湖,茶话田园,在竹篱茅舍、小桥流水之中相看夕阳。

  这也是出于我的偏爱,我希望他最后能挣脱一切束缚和枷锁,获得真正的幸福。

  除了容若,文中的其他人物也大都脱胎于历史,却又在创作中拥有了自己的灵魂。

  相比于容若,康熙或许更贴近历史原型,由一个满怀热忱的少年成长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君王。可王座之上的人,永远都是孤独的,山河永寂,我无法去揣测一个帝王的心里,可我认为再伟大的帝王,也有普通人的一面,于是我让他和容若成了朋友,而最终,帝业取代了一切,他的心里却始终不曾忘却昔日的友情。

  此外,真正的沈宛在历史上是容若的妾室,而容若的原配卢氏在其产后三年身亡,这也成为容若心中一道无法愈合的伤痕。

  而婉嫕的原型则是和硕柔嘉公主,在故事的女性角色里,我更加喜爱婉嫕,单纯可爱,善良美丽,为了爱无怨无悔地付出。

  无论如何,如今这个故事完成了,我觉得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已脱离了笔墨的束缚,在故事渐渐趋于完整的同时有了自己丰满的灵魂。

  每每翻阅这个故事,我的心中都会涌起无限感动和欣慰。

  创作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的时候灵感枯竭,几易其稿,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接下来的情节该如何发展。白日面对着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尽管有诸多的不如意和委屈,可一想到梦里的江湖世界,便觉得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

  快要结尾的时候,几乎是以每天一万字的速度飞速写作,因为我迫切想要看到故事里人物的结局,仿佛那些人物的命运都已在我的心中埋藏已久,在不断前行的过程中,种种激烈的情绪在胸臆中呼啸,排山倒海而来,迫使我不眠不休坐在电脑前,把脑海里那些画面凝固成文字。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青春的梦想。一个白衣飘飘、打马仗剑的梦想,一处烟雨泛舟、楼台纵歌的所在。只是在大多数时候,这个梦想稍纵即逝,似乎只存在于梦境之中。值得庆幸的是,我将这个梦写在了纸上。

  也许很多年之后,当我再回首翻阅这些青春年少时期写下的文字时,心里会充满了宁静与欢喜,还会透过泛黄的纸张,回望这一段葱茏美丽的、无可取代的岁月。

  故事可以结束,可梦永远都在。只要缘还在,情还在,故事就在,梦想就在。

  我忠心希望,假如有一天你有缘读到这个故事,会从故事里邂逅一段旖旎的风光,邂逅一段美丽的传奇。

  明日曲中江湖,那一缕岁月的笛声,将会伴随这苍茫的烟水,一直萦绕我的梦境。


  (https://www.motanwx.cc/mtk40288/213795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