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弥幻之城 > 第19章

第19章


随后的两年如水般平静度过。虽然经历了四季轮换,但在我的印象中,收容所始终是阴郁的冬天。这里仿佛没有色彩,一切都是灰蒙蒙的。

        两年间有26个老人去世了,却诞生了12名婴儿。时不时还会有人失踪,想必他们也是被超智人领走了。

        几名工程师率领居民将远处湖泊中的水连在了小区的净化装置上,又从装置连到了建筑的地下管道上,并在排水管道的尽端修建了一座化粪池。这样我们便结束了出门排队打水的日子,也不用每天跑到老远去倒痰盂。终于过上了像以前一样方便的生活。

        光伏发电机依然躺在屋顶和停车场上,使每家得以正常用电。但由于能提供的电量实在有限,冬季大部分还供给了电锅炉房,因此中途也出过不少故障。幸而居民中有专业技术人员,每次都能顺利解决。但几次停电之后,居民用电也变得小心翼翼,再也不敢使用大型电器。

        虽然收容所里有几台网络交换器,然而依然没法互联。每家的座机还是接通不了,电脑也连不上网。能让人们远距离沟通的,只有十几台对讲机。而它们全部集中在管理层的手中。超市的收银机早已废弃,我找零的手法却越发熟练。

        原来的收容所所长退休了,一位40多岁的企业家被推选为新所长。他成立了一支护卫队,作为收容所的警卫力量。

        大门口贴着所长为这里拟定的法律条文,农耕区的一处偏僻角落甚至还用夯土垒起了一座小小的监狱。

        魏哲被从农耕区调到了护卫队,成为了一名佩戴木棍的守卫者。

        人们还是不愿出门,但据说外边的野兽少了很多,却出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建筑。当然,这些都与人类无关。时不时会有一群白色的方块如飞鸟般从收容所的上空掠过。“那是超智人的飞巢,是他们的家。”一位物理老师这样给大家科普。至于他是怎么知道的、说得对不对,人们懒得深究,也无从考证。

        如果说这平静如水的生活荡漾过一丝涟漪的话,那就是我去过一次虚拟天堂。

        那是在陈叶被领走的三天后。我无法再等待下去,一大早就准备好了干粮,带上卡片,骑着自行车踏上了荒芜的土地。

        平整的路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深浅不一的泥土,自行车骑起来很费力。很多行道树还保留着,可中间的道路没有了,只剩下黄土。我顺着行道树的方向骑,只知道虚拟天堂是在东北方向,但骑到午后都没找到。我意识到自己偏了航,又转头向南方摸索着前行。

        幸运的是,一路上除了碰到两只狐狸和一窝刺猬之外,并没有遇见过于凶猛的动物。在最后一抹夕阳将消失的时候,精疲力尽的我终于看到了奥森的入口。

        公园里的树木很多保留了下来。从奥森入口到虚拟天堂的路也没有消失。路两侧的遗言木牌还静静地侯在原地。它们显得旧了,很多掉在了地上。可风吹来,簌簌的声响依旧。

        进入大厅后,依照魏哲说的步骤,果然一扇门在我右侧开启了。

        我进门之后,发现自己竟飘在空中,身体像纸片一样轻,周围一片漆黑。我勉强看到了脚下一米远的地面和四周的墙壁,知道自己在一间屋内。低头稍一俯冲,我便飘了下来。可我完全没有踏上地面的触感,反而由于下冲的速度太快,双腿穿进了地下。

        于是我试着调整,将自己悬浮在距地面10厘米的高度上,游走着环顾四周,才发现一尊巨大的佛像屹立在中央。这里地方不大,层高却很高,周围是精美的石梁柱。我意识到自己是在一座塔内。

        游走片刻,我找到一扇拱形门,伸手想去推,却什么都没有碰到,胳膊穿门而过。我顺势将身体全部穿到室外,才发现自己身处一座青山之上,身后是一座九层的石塔。头上艳阳高照,天空一片蔚蓝。

        我飘动着下山,专抄树林掩映的小路。遇见拦路的枝叶也毫不费力地穿行过去,叶子都不会摇曳一下。沿途遇到了几名游客,我想去打听位置,却发现他们看不见我,也听不到我说话。

        下山后,看到了公路和林立的高楼。在行人的交谈中,我才弄清这里是北京四区西侧的一处景区。

        我飘过四区和一区间隔的湖面。欣喜的是,飘动的速度完全随意识控制,可以出奇地快。在广阔的湖面上,我感到自己就像一支离弦的箭,轻松地掠过往来其间的传送船,径直射向一区的位置。

        距离母亲进入虚拟天堂已过了3个多月,天堂内的时间便已度过了15年。路边的建筑已有些旧态,可大体格局还没变。我依然记得回家的路线,不禁感叹着这里比现实世界更使我熟悉。

        胶囊车不再是单一的白色,而是变换出了各种款式。街道也不像之前那样一尘不染,多了灰尘和斑驳的痕迹。

        路上再也看不到一个虚位,行人看上去都很年轻,偶尔会看到几个小孩蹦蹦跳跳地玩闹,却没有见到一个老人。

        我来到千岛小区的门口。楼的颜色由原先的白色变为了蓝色,想必重新粉刷了立面。满怀紧张与兴奋,我飘到了自己家的窗外穿行进来。

        而环顾四周后,这个家给我的感觉却只有陌生。屋内的布置完全不一样了,熟悉的家具一件不剩。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我不曾见过、也不知用途的电器。这些白色的电器姿态各异地立在房内,使家里散发出一股神秘的科技感。像阿心的小猫也已不见踪迹。只有我卧室那扇白色的门,似乎还保持着原样。

        厨房传来响动,我飘到厨房的玻璃门外张望。一个女子背对着我,正将3枚鸡蛋放进一个白色的圆盒中。

        难道她搬家了?我望着女子婀娜的背影暗自琢磨。母亲进入天堂的时候,告诉我她想重新开始,初始年龄会设置成28岁。然而过了15年,她也应该是个43岁的中年人了。

        面前的女子梳着马尾辫,头发染成棕色,让我和43岁这个年龄对不上号。这时女子转头望向橱柜,我才认出那张熟悉的侧脸。

        这是我小时候母亲的脸。岁月和疏离让我忘了这张脸,现在记忆却又翻涌上来。

        “妈!”我忍不住叫出了声,过后才想起她听不见。

        可母亲竟转头看向我的方向。我愣在原地,不知作何反应。只见母亲向我这里望了望,眼神中一片茫然,而后又转回头去:“难道是我听错了?”她自顾自嘀咕。

        “丁零零丁零零”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风铃声,母亲旁边出现了一块蓝色矩形屏幕,上边显示出一个男人头像,下边写着“老徐”两个字。

        “接听。”母亲看了眼屏幕后说。与此同时,男人的头像扩大了,渐渐变得立体。而蓝色的背景也已消失,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半身人像悬在半空。

        “老徐,怎么了?”母亲没有看他,一边低头摆弄着圆盒一边问道。

        “刚见完客户,我在回家的路上了。”虚拟人像30岁左右的样子,五官端正,眉宇间透着一股成熟的英气,却自带一种亲切感。

        他似乎很疲惫,一只手按摩着鼻梁。“干嘛呢老婆?”

        “做饭呗。”母亲将两颗西红柿放在刚刚的白色圆盒中,“今天吃番茄烩饭,怎么样?”

        “行啊,我在胶囊车上,一会就到家。”男人打了个哈欠说道:“不过晚上还要参加个虚拟会议,今天早不了。”

        “知道了,吃完饭我也得在家办公呢。”

        “幺幺呢?”

        “在书房听课呢,”说到这里,母亲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她这几天好像对物理特感兴趣,每次下课都给我讲半天。”

        “呵,咱们这世界居然也学物理?”男人颇感新奇。

        “嘘!”母亲紧张地向左侧的门望了望,压低声音道:“你疯了?这些事要对后代保密,你可是签了协议的!”

        “我错了,老婆。”男人佯装打自己嘴,母亲被这一举动逗笑了。

        “让幺幺好好学吧,我听说最近又加了个考古的补丁,把一些古墓、化石什么的在地下生成了。以后幺幺又有历史可以学了。”

        “你还说?!”

        “不说啦,我一会就到家了。”男人满不在乎地笑着。

        “一会见,拜拜。”母亲说完后,虚拟人像瞬间消失了。

        我望向厨房左侧紧闭的门,那扇门后原本是我的卧室。

        穿墙而入后,我发现卧室的布局果然也已改变。它现如今更像一间书房,一张白色的长桌放在中间,一面蓝色的弧形屏幕正对着书桌悬在空中。这面蓝色屏幕也没有厚度,四周却有一圈白色边框,透明度和颜色也与初进天堂时的专属屏幕有所差别。

        “没准儿这是人类自己发明的。”我暗自琢磨。屏幕上写满了公式,而它正对面,坐着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她正趴在桌上写着什么,旁边站着一位穿着职业套装的女人,正在俯身查看女孩写的内容。

        而这女人身体却是半透明的,也没有影子,我猜测和刚才的“老徐”一样,也是虚拟影像。

        “遵循能量守恒,是我们的第三大定律,选c是对的;重力加速度是98米每秒的二次方,也是对的。”女人抬起头,满意地冲小女孩说道,“这次测试又是满分,表现不错。”

        “谢谢老师。”女孩开心地一笑。

        “这几天进步很快啊,是不是家长也在辅导你?”

        “他们才不懂呢,”小女孩骄傲地仰着头,“都是我自己学的。”她眨着眼睛顿了顿:“老师,我想问你个问题。”

        “说吧。”

        “为什么会有这些物理定律呢?”

        “因为这是这个世界的规律呀。就好像每个国家都会制定法律一样,正因为有了这些规律,我们才能正常地生活在这里。不然的话,我推你一下,你却向我这边倒;你把垃圾倒在地上,垃圾却飞到空中。那这世界不是就乱套了?”

        “那是谁制定的这些规律呢?”女孩的眼睛睁得大大的。

        “这你可问到我了,”老师笑着说:“可能是大自然的造物主吧。”

        “造物主……”女孩默念着这个词,“那为什么造物主把重力的加速度规定成98米每秒的二次方,却不是其他的数值呢?”

        “为了和以前的世界一样呗。”

        “以前的世界是什么意思?”

        “啊…没什么。”老师察觉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转移了话题,“下课啦,快去吃饭吧。明天是到校日,别忘了来上集体课。”

        “老师再见。”小女孩还想问点什么,可看到老师已经转身,只得拿起桌上一个类似遥控器的东西按了一下,老师的虚拟影像随即消失。


  (https://www.motanwx.cc/mtk45249086/43657735.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