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汉台风雨录 > 第四十一章:折戟沉沙铁未销

第四十一章:折戟沉沙铁未销


  .ntentp*{font-style:normal;font-weight:100;text-decoration:none;line-height:inherit;}.ntentpcite{y:none;visibility:hidden;}

  淮王排行老五,生性淳厚稳重,深得太祖喜爱,所以被封在入蜀要道的黄州。黄州自古名扬天下,因为这里有一片古战场。历来多文人雅士来此凭吊,或感伤时事,或借古讽今,或抒发壮志,多如牛毛。其中最著名者当推大学士东坡先生,以及他那篇注定要流传千古的名篇《赤壁怀古》。

  赤壁矶古战场,史书记载乃是当年大秦统一天下,和强敌楚国的定鼎之战的战场。秦楚双方在此屯兵百万,对峙三年,最后以秦国的胜利告终。传说在那一战中,秦军光是战死的大小将军就有百余,其死伤的士兵就不知几何了。也就是在这场战役后,楚军全军覆没,国祚千余年的老牌诸侯楚国国除,王族熊氏族灭!

  赤壁矶之战,演绎了春秋大战的巅峰,和长平之战并称春秋两战。春秋无义战,大小战役无数,后世史家都无法说清到底在这五百年春秋演绎里,有多少次无义之战。但是,当世太史公曰:“春秋无义战只此两战而已!”

  这两战,是可以改变华夏历史走向的大战。这两战,成就了一人的功名,也成就了一人的骂名,还造就了一人的千古遗憾!

  秦军东出,横扫三晋燕齐,山东五国,只有同为赢氏的赵国和秦军打了一场像样的长平之战。其余四国皆是望风而降,不战而屈,叫后之人扼腕叹息。长平之战,秦军坑杀四十万赵军,扫除秦国东出的障碍,成就了白起战神的威名。同时,也让年轻的赵军统帅赵括战死沙场,留下纸上谈兵的千古骂名,不但如此,还坠了其父马服君的威名,下场不可为不凄惨。

  而同样是白起主导的赤壁矶之战,楚军统帅项燕和赵括遭遇了同样的对手和结局。楚军全军覆灭,项燕兵败自杀。但是,后世对两位兵败身死的主帅评价却大相径庭。在后世人眼中,赵括是个纸上谈兵的空囊饭袋,而项燕却是个悲情的英雄。这样大的差距,或许由于另一个人有关。那便是项燕的孙子,被太史公誉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霸王项羽。

  项羽是英雄,世所公认,但他是个悲情的英雄。在和太祖争雄的时候,项羽兵败自杀,结局和他祖父何其相似。或许,正是项羽的悲情结局让人感伤惋惜,这种复杂难明的感伤也许就和他祖父项燕联系在了一起。

  赵括应当来说也是英雄,因为他面对的是战无不胜的白起,战神的对手,岂能是庸俗之辈?项燕也是英雄,因为面对携长平之战盛威而来的白起,他敢于亮剑,即便兵败,自杀也是常人所不能为之事。就如他的孙子项羽,英雄只能被杀死,不可以被打败!

  赤壁矶古战场,死了多少人无法得知,但是当地人说,大雨时节,在这里经常会捡到折断的铁戟长剑。历经百年有余时光,依旧是铁戟沉沙铁未销。

  至于一百多年前的这场战役,秦军为何能够取胜,白起的坐镇指挥是一个方面,但还有一个因素也是决定这场战取胜的关键。

  兵圣孙子有言:“兵者,诡道也。”

  其实讲的便是人和,诡道是人的谋划,白起在长平之战中,以同等的兵力围歼赵军,不可谓不玄妙诡异,这其中的关键便是秦军占了任何的有事,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白起对长平地形的了然于胸,这边是地利的优势。不凭藉地利,白起又如何能以几乎对等的兵力围困赵军,进而围而歼灭之。

  赤壁矶战役和长平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白起充分发挥了地利的作用。不过这次他没有围而歼之,而是直捣黄龙。

  赤壁矶,位于黄州东南,地形极特殊。长江于此穿过,东流大海。长江南岸悬崖陡峭,如千仞壁立,而北岸则是一望无垠的江汉平原。楚军屯兵于此,秦军插翅也难飞!

  但是白起却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大军分两拨,主力大军从汉江南下,与楚军对峙而不打,以牵制吸引楚军主力,而一支偏师从蜀地乘船顺江而下,浮江伐楚,直逼楚都醴陵。六十万楚军分兵两路,主力大军扑救醴陵,但由于长江天险,无法与秦军偏师陆上作战,两军对峙于云梦泽上,秦军凭借强大的水军于云梦泽大破楚军主力,项燕自刎云梦大泽。而秦军主力则轻而易举的大破楚军偏师。由此,六十万楚军烟消云散,两支秦军会师挥戈,围困楚都醴陵三月,楚王捧和氏璧而降秦。

  楚汉战争时期,太祖故伎重演,浮江伐楚,在鄱阳湖大破西楚,五十万汉军围困项羽于垓下。才有了后来的十面埋伏和四面楚歌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佳话,结果是霸王自刎,魔血染鄱阳,世人唤作乌江的结局。

  所以,赤壁矶,乃是华夏命门。北上南下的必经之地,也是古来兵家必争之所,战略地位与洪州并列。太祖将自己最心爱的两个儿子封在此,可以说是深谋远虑,用心良苦。

  淮王敦厚,世人皆称长者。淮国在他的治理之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整个汉帝国,淮王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哪怕当今圣上,也要礼让三分。

  今日风和日丽,淮王府一派祥和。淮王刘驹躺在花园凉亭乘凉,看着园内嬉戏的孙儿们,不断地点头微笑,一副仁厚长者的模样。

  淮王很高兴,因为他最近又得到了一件重宝。身在黄州,从赤壁矶古战场挖出来的古物大多被送进淮王府。刘驹当然知道此中猫腻,送礼的人不外乎是想讨好他,争取在来年的察举名额上,能有自己族人的一席之地罢了。

  大汉立国,多布衣卿相,和前朝以及更前的朝代的累世公卿不同。大汉太祖本出身农亩,对田舍郎始终情有独钟,在太祖一朝,像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现象见多不怪。为了向天下读书人,更是为了鼓励那些田舍郎们读书,太祖首创了科举察举并重的选官制度。

  科举当然是凭借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而那察举便是通过地方德高望重的长者向朝廷推荐有真才实学,道德良好的青年才俊。比如当今内朝丞相公孙弘便是通过察举进入中央的。

  淮王德高望重天下人共知,所以淮王推荐的人,在朝廷都有一席之地。这比参加科举进入官场要简单得多,所以黄州的世家大族,拼了命的讨好淮王,希望淮王可以开点方便之门。

  这不,上个月初,黄州陈氏家主就登门送礼来了。不过他们所送礼物不是真金白银,也不是古玩字画,而是从赤壁矶古战场上挖出来的前朝旧物。淮王酷爱习武,已经达到痴迷,所以他有个特点,送真金白银和古玩字画的一律不收,只收深埋泥土之下的残刀断剑,但如果是完好无损的就更好。

  远的不说,就在三年前,赤壁矶出土了一件异宝,出土之时,霞光满天,整个淮国都能看到那绚丽的色彩。那是一病三尺长剑,虽然埋在土里百年,出土之时依旧光滑如镜,锋利无比。这霞光自然引起了淮王的注意,等他赶往事发地点时,赤壁矶夺宝之人已经杀得血流成河了。

  淮王以阻止械斗为名调集军队才将事件平息下去,当然,他也堂而皇之的将那件异宝收走。夺宝之人很多,势力错综复杂,本来是想夺得宝物献给淮王,以求推荐自家子弟入京,可哪曾想被淮王自己捡了个漏。夺宝的那些世家大族损失了一批精壮家丁不说,还没捞到好,心里要多不平衡有多不平衡。也不知是谁走漏风声,这件事传到了京城皇帝的耳中。那件异宝,引起漫天霞光的宝剑,也被当今圣上一纸圣旨夺走了,淮王为此揪心了几年。

  揪心归揪心,但是淮王还没胆大到违抗圣旨的地步,也只能双手奉上那柄刻有“秦穆”二字的宝剑。

  昨日,陈氏家主登门,神秘兮兮的从怀中取出一物,然后放在桌上又一言不发的神秘兮兮的离开,留下淮王一人干瞪眼。

  桌上之物被灰色布条包裹,成条状,长二尺有许。淮王见陈氏家主陈朝杰神秘兮兮的来又神秘兮兮的去,对这件不知名的东西也很感兴趣。不过他没有马上打开布条,而是径直出了门,站在门口向四处快速扫了几眼,也神秘兮兮的关上了门,独自一人坐在桌旁。刘驹轻轻地打开布条,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柄这段的铁戟,只剩下二尺长的戟头。铁戟白亮如雪,光可照人,轻弹如雷鸣。

  淮王大喜,激动得呼吸困难,他心中暗道,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那柄铁戟吗?

  “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淮王躺在藤椅上,止不住的叹息道:“穆公之剑,秦王之剑啊!”

  “不过,这也算一种补偿吧!”一想到此刻躺在藏宝室的那柄折断的铁戟,淮王自慰道。

  就在淮王思绪高飞九霄,瞎想赤壁矶之战时,那人持戟纵横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自淮王府外深深的传了进来。

  “圣旨到!”

  淮王一阵哆嗦,从藤椅上翻身而起,面色惨白的道:“这么快就走漏了风声,没道理啊!”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motanwx.cc/mtk48354/2764945.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