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汉台风雨录 > 第五十章:风骤起,狼烟四顾 二

第五十章:风骤起,狼烟四顾 二


  <>.ntp*{:-:-;t:;}.ntp;n;}</>

  雷州往南渡过大海便是儋州,往东北走岭南道连接惠州,惠州北边儿是龙岩山,少脚下有一条河叫龙川。一百五十年前,秦军掘开漓江水,和龙川相连,长江流域第一次突破南岭十万大山和珠江相接。五十万秦军南征百越,供应大军的粮草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的送抵前线。龙川,是秦军南征的第一个落脚点,五十万秦军以此为跳板,逐步消灭了岭南七十二家部落,擒获楚国余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将南越纳入中原版图。

  龙川城就坐落在龙川的冲积小平原上,以河为池,以龙岩山为城墙。始皇在统一天下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驰道。其中一条通往岭南的驰道叫岭南道,而岭南道入越的关隘就是龙川。而从中原迁徙来的几十万妇女,也就是在这里被分拨到岭南四处,她们被当地人称为客娘。客娘为岭南的安定和发展,为民族的融合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年秦末大乱,中原战火四起。赵佗身为驻守岭南五十万秦军的统帅,不但没有带兵北上勤王平叛,反而关闭了岭南道,在岭南自立为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大秦的覆亡,作为臣子,赵佗可谓不忠不义!

  龙川城依山建城,临水筑郭,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进出岭南的唯一要道。在此往北是徽州,往东是大海,往西就是南岭的十万大山。

  当年中原战乱,很多中原的豪门大族,各门各派南迁避乱,而十万大山就是他们的首选之地。

  李斯,大秦丞相。在始皇统一天下的过程中,他可以说居功至伟。废分封,行郡县,统一文字和度量衡都出自他的手笔。若非后来参与了赵高的沙丘宫变,李斯在历史上是个完人。但就是这个可与周公媲美的扶龙之人,最后竟沦落到家破人亡,人亡政息的结局。

  始皇去世后,二世登基。赵高凭着他帝师的身份操纵朝廷大权,指鹿为马,排除异己。李斯当然是他的第一个目标,李斯被腰斩,李氏一族除了留守祖宅的李果闻风潜逃外,其余都被赵高虐杀于渭河之畔。

  李果为了躲避赵高的追杀,参加了项羽的反秦武装,后来项羽兵败垓下,霸王乌江自刎。太祖建立大汉,清算西楚旧部。李果又一路南逃,来到岭南。此时大秦已亡,故国不在,杀父仇人赵高北逃草原。李果心灰意冷,索性进入十万大山,避世修炼,以盼有朝一日修为大成,北上草原寻赵高以报大仇。但,李果很不幸,因为自身资质有限,终其一身也没能修道有成,最后郁郁而亡!

  李为跪在祠堂里李果的神位前,回想起父亲去世时圆睁的双眼,身体不由得颤抖。父亲到死都没能瞑目,对那桩未报的大仇耿耿于怀。他的临终遗言是:“北上,北上!”

  李果嘶声力竭,含恨而亡!

  李为作为一家之主,掌管李家已有一个甲子,作为一个耄耋老人,子孙满堂,但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修道八十多年,那本《尉缭子兵法》都被他翻烂了,但他的修为还没能达到父亲身前的水平。大仇何时能报?凭他现在的修为,又如何报得了?

  李为追忆父亲,更是对惨死的祖父心生崇拜。李斯的修为很高,在强者林立的大秦朝堂也有一席之地,而且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李氏家族没落至此,李为不禁长吁短气。家族的复兴,大仇得得报,全部压在了他身上,他很无奈,也很无力。自己的五个儿子资质平庸,甚至连自己还不如,家族的复兴大业眼看他们是没有能力完成的。自己的孙子很多,而且还有好几人资质上佳,虽然他们担得起家族的重担,但现在还太年幼,恐怕自己是等不到他们长大了!

  正在李为一个人跪在李果神位前哀叹的时候,一个弱冠青年走了进来,跪在李为旁边向神位叩了三个头。

  “爷爷,你叫我来有何事?”少年问道。

  李为抬起须发皆白的头,慈祥的看着眼前的幼孙,微笑道:“爷爷就是有好长时间没见到你了,很想再看看你!”

  李定国从李为的话中似乎听到了不祥的预感,他疑惑的问道:“爷爷,你今天怎么啦,说话很奇怪!”

  李为笑道:“爷爷老了,说话都没有章法啦。国儿最近都在做什么,怎么这么久都不来看爷爷?”

  “哦,也没什么,就是和几位哥哥跟着师父修习。不过,师父说他要走了,去云游天下!”李定国低落的说道。

  “哦,韩先生要走?我怎么没听说,是家里有人为难他们吗?”李为昏聩的眼睛突然晶亮起来,说话的声音也高了几度。

  李定国赶忙摇头,害怕李为误会,他知道爷爷的脾气,如果家族中有人犯了错,肯定会受到很严重的惩罚,他说道:“师父说他已经没有东西可教我了,而且他也有很久没出去,所以这次他打算去云游天下!”

  李为突然笑道:“这样啊!那韩先生有没有说什么时候离开,我应该去送送他,感谢他这几十年为我们李家的帮助!”

  李定国降头垂了下去,哽咽道:“师父他已经走了,他叫我把这个东西给你。”

  那是一封书信,字迹铿锵有力,信封上书:“李兄亲启:弟宪丘敬上。”

  李为打开信封,从里面取出一张黄白色的信纸,上面了了写了百言,很短的几句话而已:“李兄高亮,感谢你这几十年的收留。为报李兄之恩,宪丘几十年如一日,悉心教导尊下子弟。无奈我资质有限,一生所学不多,对孩儿们帮助甚微。小徒定国聪慧,求知若渴,十年来进步精进,我虽倾囊以授,仍感乏力。自知平生所学,已不能满足。还望李兄见谅,为定国另谋高就。沧海为水,蛟龙生焉,定国非为池鱼,望李兄悉心栽培,他日必成大器。古稀之年,梦乡犹在,此去一别,或为永期。望兄恕我不辞而别!”

  落款是:“弟,韩宪丘!”

  李为喟然而叹:“韩先生对我李家有恩,此去一别,或许就是永别了。国儿,韩先生还有什么话吗?”李为见李定国欲言又止,问道。

  李定国脸上似有痛苦之色,似有难言之隐,在李为的再三追问下,艰难的开口道:“师父说他有一个故人现在就在南疆,让我去投奔他跟他学艺。可是我不想离开爷爷,我舍不得爷爷!”

  李为欣慰的抚摸着李定国的头,说道:“国儿,爷爷年纪大了,终有离开的一天。你的父伯不足以挑起李家的重担,家族的复兴,先祖的大仇就只能靠你了。大丈夫生于天地间,理当有一番作为,你也不要辜负韩先生的一片心意!”

  李定国垂头不语!

  李为接着说道:“不知韩先生所说的故人是谁?”

  李定国良久才开口说道:“冉随国!”

  李为脸上的神色变了又变,心中翻江倒海,很不是滋味。他说道:“大将军冉随国?”又过了一会儿,他再次说道:“韩先生应该不会出卖我们,而且听闻冉随国为人正直敦厚,天下有口皆碑。你跟着他,很好!”

  李定国反驳道:“可曾祖父是朝廷要犯,我如果拜冉随国为师,愧对先祖!”

  李为摇头道:“韩先生的父亲是怎么死的你可知道,他都能和冉随国成为知己,你为什么不能拜他为师?”

  李定国再次默然不语。

  “当年你曾祖投奔西楚,不过是为了杀赵高报仇。只可惜汉军先攻破咸阳,赵高逃亡草原。其实在那个时候,你曾祖就已经有了归隐之心。只不过后来的形势发展太快,西楚兵败如山倒,你曾祖才没来得及脱身。大汉和李家并非死敌!”李为语重心长的说道:“大汉终究要和匈奴开战,你拜大将军为师,就可以跟着他北上草原,先祖之仇就可以得报了!”

  李定国重重的点了点头!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阅读最新内容。当前用户ID:,当前用户名:


  (https://www.motanwx.cc/mtk48354/2837444.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