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东周列国风云录 > 第二十五章 离别

第二十五章 离别


  “不可能!”大雨倾盆而出。将庆忌淋的浑身湿漉,但庆忌顾不得许多了,他高举鼋鼉,仰天长叹一声。

  质问上苍道“如此贼子,天意乎?我集甲士。复仇之意难道并不足以让上天为之动容?祖先也不希望我举刀兵而伐吴?”

  待听到庆忌的悲呼,守在祠堂外的诸多甲士不顾大雨,蜂拥而至。高举明刃。誓要将其砍成肉泥。

  见祁伯还要说话,姬则一拉祁伯的衣袖,拱手道“我闻昔年天子武王伐纣。攥写祭文以至占卜。连占三次。皆为大凶。武王说这不过是上天已经预料到结局惨烈。我们必然是获胜的。果然武王伐纣克殷。公子伐吴。必然上天知道这是惨烈的,因此发出了大凶之兆。但最后公子会获胜。”

  说着又一拉祁伯,问到“祁伯,你说呢?”

  祁伯先是一愣,然后马上反映过来道“正是如此,公子。你看卜文上说,余一人亡祸。说的正是阖闾毙亡。所以公子不必担忧。”祁伯说完,俯身一礼。

  原来如此,周边甲士这才将手中宝剑入鞘。立在一旁。

  “你等退下。”屠厌申一挥手,将甲士遣下,这才拱手对庆忌道“公子。风雨交加,我们还是避上一避吧。”庆忌闭目沉思许久,这才稍稍挥动了一下已经完全被打湿的宽袍大袖道“我已知晓。你带贵客入国府。我还想和先君一叙。”

  屠厌申无奈,只得领命。待一行人回了国府。

  雨依然在下。秋天的大雨本就不多见。但如此这般的大雨已然下了约莫一个时辰了。

  待换上了新的冕服。姬则束通天冠。端着热酒,看着端坐在一旁的祁伯。

  “公子,臣下真不知道会是这般接过。若不是公子巧舌如簧。臣下差点犯下杀身之祸啊。”

  那祁伯面向姬则,一连磕了好几个响头。姬则摇了摇手道“不必如此,祁伯。你这卜文。真灵验否?”

  虽然姬则这般相问,其实心中已然是信了七八分。倘若不知庆忌结局如何。那姬则也会被自己刚才那一番话糊弄住。但若是知道这般。那这余一人亡祸必然指的是要离刺庆忌这件事情了。

  如此灵验。这古代祭祀卜文真的会那么准确吗?

  要知道,古时候。这些伊陟都有必须承担的指责。他们除了把握外部世界的占星礼算之学。因此必须了解天地宇宙的结构。、变化和徵兆。对于生死。祭祀,庆典。占卜都需要掌握。

  并且对风雨雷电的祝禳祝祷就意味着他们对自然天气的把握。而对种种祭祀之礼的运作。则代表他们家族的传承。如神氏的名称,祭神的顺序。献祭的数量。祈禳的内容。占卜的方法。以及观察占卜后的结果。这都是极其严肃的宗教知识。也是区分血缘等级秩序和维护社会伦理秩序的方法。

  “公子。我祖上正是如此。这才遭徐君罢黜。驱逐出国的。”祁伯耷拉着头颅。叹道“本来想为公子争光。谁料到会是如此。臣下真是万死。”

  这房中本就昏暗。略**烛火。也不足让屋内明亮。远方天边出现了一道长龙似的闪电,将这昏暗的房间照个透亮。

  狂风卷着暴雨像无数箭矢,让这本可遮盖窗口的竹帘猛地带了起来,雨水四入。又是一个霹雳,震耳欲聋。

  一夜无话。

  昨夜那雨已然停歇。寂静的偏殿除了一两婢女偶尔路过。并不会有人打扰。圆润的雨滴顺着残叶叶尖缓缓滑下,泥泞路旁娇艳的花朵此时狼藉一片,空中夹杂着雨后的湿润与清新的气息,远处的城邑笼罩在氤氲的雾气中,到处微凉。

  细细的水流从偏殿明瓦上落下,水流落在地上。四处溅射出的露珠。和它会在一起。

  今日也算是辞别庆忌。入帝丘见一见卫君元,之后入周的。待打定主意。姬则换上了戎袍盔甲,入大殿向庆忌辞行。

  “蔡公子,且慢。”庆忌从高台起身,持竹简而下,道“公子仁义,护送我妹出吴入卫。庆忌无以为报。特送公子竹简一卷,并请公子随我观看卫君赠送之其貌美三十六人,是为舞姬。各衣锦绣,其舞曲名《平乐》,声容皆出新制,备态极妍,前所未有。”

  “谢公子。”姬则拱手,坐于靠左之位。待姬则落座。雅乐四起。未见其身,先闻其鸣,歌声遏云,舞态生风,一进一退,缓缓步入大堂。光华夺目,如游天上睹仙姬,那歌喉转娇,舞袖增艳。真精妙绝伦也。

  一舞演罢。姬则喝了一爵酒水,向庆忌道“公子莫非因昨日之卦。而失了决心?灭了复仇之火?若是如此。我自当告辞。”

  那庆忌大袖一挥,笑到“恰恰相反。正是昨日之事,反让我坚定其心,而这舞姬。却是卫君闻我亲妹复还,特意送来服饰她的。”

  原来如此。姬则点头,一整衣甲道“公子。倘若你我在此相见。你会助我蔡国吗?”

  “你即助我妹归卫。我如何不能为之。既然公子重诺言。那我便助你三万军如何!”庆忌大笑道。“若你有需。便可持此令符寻我。我必然助你。”

  “则拜谢公子!”姬则一拱手道“告辞!”刚一转身。却听到身后那一声清脆的女声“稍等。”

  反过身来,一瞧来人,正是云姬,云姬笑着走到了姬则面前。还如同往常那般。替姬则整了整衣甲仪容。抚平了几条衣袖上的瘪皱。轻声道“你说你是蔡国公子。我知道你的形式不像。但是,你博才多学。天下之大。早晚会是你的舞台。可惜,我如今到了艾城,见到了我的兄长。不能再亲眼看到你日后成就了。”

  “云姬…”姬则眨了眨眼睛,摇头道“你知我本意。”

  “我知道,但是我还是要说。你的成就不限于此。你难道不知道我早已倾心于你了?”云姬双手放在胸前。默默的看着姬则。

  “我一小国公子。朝不保夕,可惜啊!可惜啊!”姬则摇了摇头,转身从大殿出身。临走前。眼角余光看到云姬流泪的样子。姬则咬着牙道“等我三年。待我将我的故国治理的富足无忧,届时再来娶你!”

  驾车冲出了艾城的那一刻,姬则内心深处刻上了一道抹不去影子-云姬。

  “阁下,我们准备前往哪里?”弗奥格奈斯骑马狂奔,追着姬则问到。

  “朝歌!”姬则简单而有力的回答到。

  朝歌,商时本为京兆。古云天下有四夷,而中居商。本那朝歌,毁于武王伐纣。火燃朝歌三天三夜不曾熄灭。后商人复归。重修旧邑。方才有昔日风采。

  此朝歌复修城池。高壁耸立。墙可行遠。可知其之雄伟。昔日朝歌可见一般。

  出了艾城,顺着土路一路向西,途经三邑。分别为楚丘、濮阳、野王。此三邑城邑坚固。非大国不能覆灭之。

  且说卫侯之夫人南子,宋国公主也,有美色却很**。早在宋国时,先是与公子朝私通,子朝是男子中的绝色。私通了一段时间,如胶似漆。后来嫁到卫国。成为了卫夫人,并且生了一个公子蒯瞆,立为世子,而旧情不断。仍然和子朝私通不止。

  弥子,名瑕是卫国的嬖大夫。弥子瑕在卫公前很得宠。乃是卫侯的男宠。

  虽然卫元因爱好男宠而多猜忌,且因脾气暴躁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他擅长识人,知人善任,如祝鮀、王孙贾,才是的终他一世,卫国由贫弱转为强盛。夹在在齐晋之间。却左右逢源吧。可以说,晋齐争霸最后的获利者为卫。真乃是列国没有想到的。

  虽然卫地纷争颇多。但看这一路下来。民风淳朴善良,地广而民众。粮草富裕,重得其朔。

  路过一处井田,见三五人手持铜弧。收割着地里的黍稷,一人为首,只见他头束发髻,两鬓斑白,留着一圈银胡。

  见他头上扎着酱色发巾,身上穿着件青麻布衣,和其他人一样,袒露胸襟。扛着打成捆的黍稷杆,放入牛车内。此人脸微瘦,额头之上与眼角之间布满皱纹,身材矮小,常年农忙让他驼了背。

  “乡友!”祁伯一拉戎车道“此地距离朝歌还有多远?”

  那小老儿那见过这般紧朔衣甲的一行人。吓得僵立在那。半响不为所动。

  井田内农忙的几个汉子,听到这里的响动。忙从黍稷之中窜出。拿着铜弧,盯着一行人。

  “勿慌!”祁伯站在戎车之上道“勿慌!乡友不必惊慌,我只问那朝歌离此地还有多远?”

  倒是一个汉子,收了铜弧,拱手一礼道“阁下,不是我们太防备。而是此地井田为我本家所有。不了前些日子。从那濮阳迁出一户大家来。定居此地,见我族丁甚寡。妄图图谋我这天地。这才谨慎如此。望阁下海涵!”

  原来如此,听祁伯解释了一番。姬则这才明白。见那青年是个识礼明事之人,便让祁伯从戎车内取出一柄宝剑,问路之后再交给这帮乡民。

  待问道了此地至朝歌还有百里时,祁伯这才将宝剑赠予那个敢说话的年轻乡民,道“拿着这剑防身去吧!”

  那青年接过宝剑,见戎车以绝尘而去。便在身后问到“谢阁下赐剑!我若他日报效阁下。何处去寻?”

  那祁伯的声音从遥远的地方传来“且去上蔡!此乃蔡公子姬则!”

  &;ttp://&;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lt;;gt;手机用户请到阅读。&;/;gt;

  ;


  (https://www.motanwx.cc/mtk52043/3245053.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