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大周枭雄 > 第五十七章粮食难题

第五十七章粮食难题


  “各位都是我李蹇的心腹,现在我们将面临一个大问题,安南缺粮,各位有什么建议?”

  虎建易走后李蹇将所有的话题全部转向了内政问题,卢芳很敏锐的捕捉到李蹇似乎是等到于同庆出去后才提出的问题。

  “难道李蹇不满意于同庆?”

  这个想法一出头就被于同庆拍死了,作为新安集团的老人于同庆对于李蹇忠心耿耿,而且内政方面的能力也是自己不能比的,既然这样李蹇这么问?只有是一个原因,这不是内政。

  想到这里卢芳的眼前不由得一亮,头转向旁边悬挂的地图,果然上面不知李蹇用什么东西画了一条线,而那条线在大戎人的控制区,卢芳的瞳孔不由得放大。

  “大帅想要从大戎人的控制区获得粮食?”

  来到地图前面卢芳疑惑的问道,脑海中不断的思考着李蹇所划区域的信息,只是关于那里的信息在自己的脑海中一直是空白。

  无论是以往的大周守将还是自己以前的主人汪尽忠都没有那里的信息,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那里就是蛮荒之地。

  “蛮荒之地会有粮食么?”卢芳疑惑的转回头,目光在李蹇夫妇的脸上划过。

  望着卢芳能够很快的发现自己的意图李蹇高兴的点点头,与卓文君交换了一下眼神,卓文君站了起来。树如網址:Нёǐуапge.сОМ关看嘴心章节

  “大帅,那里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我们的茶马贸易战马的来源绝大部分来自这里,今年我们安南这里因为连年降雨百姓的粮食长势不好,但是那里的粮食长势却不错,尤其是麦子,今年获得了收成!”

  伸手在地图上的一个区域指了一下,卓文君眼睛里升起自信。

  当初自己被李蹇搭救之前就是前往那里洽谈战马贸易,这才险些被大戎人抓住。

  “蛮夷也种植粮食么?”

  听到卓文君这么说卢芳嘴巴微微张大,显然这一切有些超出了大周知识分子的认知。

  “他们的确种植粮食,以前我没有注意到,大帅前几日提醒我派人前往那里寻找粮食,起初我们的人也没有发现,直到进入深山才发现那里有大量的土地已经开垦了出来,而且粮食长的很好!”

  说着卓文君将一份手绘的草图递给卢芳,卢芳接在手里翻了一下,眼睛里的震惊更加重了。

  “大帅乃神人也,竟然能够算到那里的蛮夷已经开化!”

  望着眼前的情报卢芳心里彻底服气了,心道汪尽忠败给李蹇果然不是没有原因,一个将领能够预料到超出常人认知的东西,这样的对手根本打败不了。

  望着对方的样子李蹇内心里得意了一下,心道以前学点东西还真有用。

  李蹇记得在小学地理书上曾经见到过在西南高原上很多汉化的少数民族在汉唐时期就开始种植粮食了,只是直到大明朝的时候才被官军注意到。

  李蹇根据观察发现现在的大周与自己认知中的华夏历史差不多,所以大胆的推测那里一定也开始种植粮食了。

  “大帅,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我们安南最多的是什么啊?商人,只要大帅把我们的需求告诉商人,然后提供线索,他们第一个就会跑到那里帮大帅弄粮食了!”

  摸着下巴在屋子里走了几圈卢芳眼睛一亮,目光转向李蹇,只是李蹇却摇了摇头。

  “根据我们的调查少数民族那里最缺的只有两样东西,盐,茶!现在这两样东西都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假以人手会让我们安南受制于人!”

  说到商人李蹇的眼睛里立马出现了鹿家人,前几日对方的代理人终于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虽然对方违心的将婚书给了自己,但是两家之间的仇恨也结下了。

  若是此时自己将关乎安南命运的粮食交给多方运作,李蹇恐怕睡觉都会不踏实。

  卢芳稍一沉吟也想到了这层,赶忙低头,心道自己唐突了,只是脑海中仍在继续思考,看看怎么能够将这一谜题破解开来。

  “将军,其实那里还缺少一样东西!”

  感受到屋内气氛的变化卓文君赶忙开口,李蹇和卢芳都抬起头。

  “大帅,其实那里的很多牧民家里都会种植一点荞麦,青稞,但是却很少人种植蔬菜,所以他们那里一年四季都缺少蔬菜,我们调查了一下,在安南能够卖十文钱的蔬菜在那里最少能够卖到三倍的价钱,而且也只有草原上的贵族能够买到!”

  走近李蹇卓文君面色和悦的说到,脸上一片从容。

  听完卓文君的述说李蹇不由得眼睛一亮,心道自己的好命。

  按照现在新安县温室内蔬菜的产量,供给本地消化应该没问题。

  若是卓文君所说不虚,那么自己现在就可以命令于同庆增加产量,争取在麦秋前得到足够的蔬菜供给量,到那个时候就能够获得足够的粮食了。

  几个人定好战略又商议了一下细节,接着就下去实施了。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安南再次开始了大规模的工程建设,首先是安南直属几大卫保全面开始整修。

  与以往的官府工程不同,这次李蹇并未征伐当地百姓修缮城池,相反直接采取从流民中招收民工的办法。

  这个时候李蹇所说的人口红利迅速体现了出来了,于同庆招工的告示刚刚贴出城内的百姓就将招工的地方挤得水泄不通。

  不得已于同庆只得将民工的招收条件再次提高,即便如此来报名的百姓还是络绎不绝,到后来一些人为了获得工作都住在招工地点。

  “大帅,现在怎么办?我们的招工名额已经满了,臣担心一旦停止招收会引起民变的!”伸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珠于同庆焦急地说道,作为内政大臣于同庆给整个城池修缮工程做过预算,总共需要一万多人。

  前几日已经招收的差不多了,现在之所以还在记录百姓的信息就是担心停止招收工人会导致民变,这不是小事于同庆只得请示李蹇。

  李蹇只是看了一眼,嘴角就升起了笑容,将一个锦囊递给于同庆,接着带着手下直接离开了,于同庆不明所以,等看完锦囊大呼李蹇高明。

  其实李蹇的方法并非什么高明的手段,只是模仿后世的户籍法对于民工的选择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一方面:想在本地获得工作必须有安南承认的合法身份,如果不能够提供合法证明身份文件的也不要紧,赶紧到于同庆的民政部门办理,而且李蹇让于同庆贴出告示,从今以后安南的所有官府工程都只给有身份的百姓提供工作,没有身份的对不起了,靠边。

  只是这一条就让于同庆佩服的物体投递,心说自己今年年末的人口普查可以提前完成了。

  另一方面:上岗前必须经过安南机械局工匠的考核,考核通过者才可以上岗工作,否则一律不要。

  望着这条于同庆差点没跳起来,心说主公不做商人屈才了。这次招收工人自己只给每个人一天半斗米,现在自己大可以通过第二条从民工那里再要回来一半,不但如此,有了上面各条限制,以后外来人口想在大戎获得好工作都需要获得机械局的承认。

  那么自己大可以搞一个什么培训班之类的机构,这样安南的内政收入又增加了,想到这里于同庆嘴角升起笑容,心道自己是主公的好学生。


  (https://www.motanwx.cc/mtk53472/297279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