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登辽风云录 > 第六章 改革登莱

第六章 改革登莱


  第一节

  一、

  袁可立走后,沈有容亦无恋心。他以病重为由,“以年老乞骸骨”,获得朝廷的批准,告老还乡。

  于是,整个登莱官场迎来一次巨变。王进贤对此早有安排,在他的活动之下,袁可立的继任者不再是在另一个时空担任登莱巡抚的武之望,而是王进贤的好兄弟——原任登州知府的马士英,而接替马士英的是原任蓬莱知县孙昌龄。要知道像这种从主官到主官的跳级式任命并不符合常规,但是登莱属于抗金的前线,责任重大,事理繁多,稍有问题,言官的弹劾就会像雪片一般,袁可立就是前车之鉴,并算不上什么肥差。而且有王进贤和贵州马氏家族的运作,这个任命倒也算不得出乎意料。而王进贤当上了登莱镇的总兵则是众望所归的顺理成章。

  袁可立走后,王进贤的第一个动作倒不是这些官职的调配,官职调配在王进贤诸多进程中的优先度并不高,操之过急反而容易在利益纠葛的官场引发事故,进而引发整个社会的动荡,因为官场中人往往都有不小的能量,背后很可能有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再者,王进贤不打算过分区分亲嫡,这样容易激起他系统之外的官员的不满,进而结起伙来形成对改革强大的阻力。王进贤希望所有人看到,只要支持他的改革政策,做出了成绩,那么就会受到奖励和升迁,不分亲嫡,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王进贤的第一个动作是忙不迭地杀向了寻山义学,他组织寻山义学委员会经过选举将刘理顺选为名誉山长,将薛风祚选举为山长。刘理顺仍是理学院的院长,但是王进贤兼职担任理学副院长。王进贤组织人手重新编排《理学基础》教科书,将之变成一本科学和哲学的基础读物,而朱子理学只是众多哲学思想中的一种,繁琐的内容大幅减少。对此,刘理顺自然大加反对。经寻山义学委员会讨论认定:《理学基础》作为全校共同使用的基础课教程,其内容自然应该经过义学教学委员会的审核通过,否则,只能作为理学院内部的专业教材使用。刘理顺无奈的同意了校委会的决定,而教学委员会经审核,也毫无争议的通过了以王进贤版《理学基础》作为全校通用基础教材的决议。王进贤还在理学院内部和刘理顺唱起了对台戏,大讲新理学的思想,和刘理顺争夺思想理论阵地。但是,义学内部并没有因此排挤、轻视、打击刘理顺,没有给刘理顺穿小鞋。在“兼容并蓄”的办学方针指导下,义学对每一流派都给予其生长存活的空间,给予其以应有的尊严和尊重,当然也包括信奉朱子理学的师生。

  据说,袁可立了解到这一切之后,一言不发。但是,王进贤能看到的却是他把自己的儿子袁枢送到了寻山义学。不约而同,沈有容也将自己的儿子沈寿峣送到寻山义学学习。而且二人都亲自给王进贤写信,指名道姓要求让他们的儿子拜入王进贤门下。事情倒是好事情,可是王进贤却有点不好意思。要是在21世纪,照他现在的年纪,才20多岁,刚刚大学毕业。而袁枢博览群书,素有贤名,其书画在士林中已经小有名气,年纪也比自己大一些;至于沈寿峣,也比自己的年岁大,要他们喊自己“先生”,王进贤还真有点不适应。好在袁可立和沈有容都是会做人的人,在书信中反复解释,打消王进贤的疑虑。王进贤只好认下这两个学生,只是在相待之时从不以先生自居,形成袁枢和沈寿峣称王进贤为“先生”,王进贤称他们二人为“年兄”的状态。

  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提高素质、争夺思想领域的控制权,以及发展经济、提供稳固的经济基础,在王进贤的进程中永远拥有最高的优先权。其次,才是控制军队,掌握枪杆子。王进贤控制军队不依赖个人效忠,而依靠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思想。如果控制军队仅仅依靠对于自己个人的效忠,那么在自己身后,自己所打拼的一切也都会成为虚无,毫无意义。只有建立在共同事业上同志,才能将自己所打拼的一切巩固、流传。而这一切同样需要做好教育工作。

  因此,王进贤担任登莱总兵之后,开始整顿军队,开办军校,而不是扩军。


  (https://www.motanwx.cc/mtk58586/3450021.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