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百一十九节 睢阳陷落

第三百一十九节 睢阳陷落


  睢阳城门大开,援军将士蜂拥进城,他们不仅仅是自己进来的,还赶着从叛军手上劫得的几百只肥牛。[燃^文^书库][www].[774][buy].[com].v.Om

  叛军当然不能任由唐军出入,在唐军身后紧追不舍。南霁云担任殿后,力敌叛军,最后一个进入城门。

  经过血战,唐军将士终于进入了睢阳城内。进城后一清点,3000援军将士折损大半,只剩下1000多人,而且人人带伤,大部分失去了继续作战的能力。

  此情此景,让人流泪。

  看到零零散散的援军,坚守睢阳的唐军将士们一切都明白了,援军无望,他们被自己为之奋战的朝廷抛弃了。想到了为国家拼命的无数个日夜,朝廷竟然如此薄情,悲痛压抑不住,将士们因此抱头痛哭。

  在那一刻,睢阳城沉浸在哭声之中。

  一个硬币有两面,事情也是一样,有哭的就有笑的。尹子奇得知睢阳失去了援军,高兴得无以复加,将准备打援的警备部队投入到前线,昼夜攻城,一刻也不停息。

  在叛军不分昼夜的攻击之下,睢阳犹如风雨中的一条船,在风浪里挣扎。

  由此看来,睢阳军民超额完成了使命,对于薄情寡义的大唐朝廷没有任何的亏欠,他们如果因此选择投降,没有任何人敢于责备他们。然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就是在如此危急的时刻,睢阳军民在张巡的鼓舞下,依然勇敢的站立在城头,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击退了叛军海潮般的进攻。

  尽管睢阳城屹立于战火之中,然而,人是血肉之躯,无法抵抗饥饿的折磨。睢阳城被围日久,城中没有任何可食之物,人的体能发挥到了极限,实在撑不下去了。这时。有人向张巡和许远建议放弃睢阳,向东撤退。

  张巡和许远商议,最后一致认为:“睢阳是江、淮地区的屏障,若弃城撤退,叛军必然长驱南下,侵占江淮地区。再说我军士兵饥饿劳累,撤退必定走不脱。战国时各诸侯还会还互相救援。况且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朝廷军队的将帅!不如固守待援。”

  张巡和许远明知没有援军,还在期盼。这是绝望中的互相安慰而已。然而,明知死亡迫近,依然为了明天而坚持,而不是选择苟活,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人格是多么的伟大。

  尽管睢阳军民惊天地泣鬼神,做出了人类无法完成的英雄壮举,但是,任何故事都有尾声的。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伟大。在秋天到来的时候,睢阳的故事告一段落,张巡的尾声到了。

  是年十月,在冬小麦插秧的季节,叛军组织了规模巨大的进攻。叛军四面攻击,八方突破,终于突破了睢阳的城防。

  接连几天搏斗。唐军将士们已经疲病得不能战斗了,十月初九,叛军攻上城头。

  张巡背靠敌楼,向西面拜了两拜,大声呼喊道:“力竭矣,不能全城。生既无以报陛下,死当为厉鬼以杀敌!”

  张巡虚弱的倒在了他曾经奋战的城墙上,眼睁睁的看着叛军屠杀掳掠因饥饿而无法反抗的将士们。

  南霁云和雷万春都是著名的“万人敌”,寻常敌人,百十人都不可能近身,而现在,他们甚至无法握紧手中的刀。

  张巡、许远被叛军押送到中军大营。在那里,他们见到了很多被俘的将士。

  将士们见到张巡和许远,无不失声恸哭。

  许远掩面无语,张巡反而更加淡定,说道:“安静点吧,兄弟,死乃命也!”

  尹子奇和张巡打了几个月的交道,大小数百战,每战必败,没有任何悬念。按照双方实力对比,自己都不知道败在哪里,因此,急于见到张巡,为自己揭开这个谜底。

  这个疑问困惑尹子奇很久了,今天终于能够当面请教,于是问道:“听说您督战,大声呼喊着,以至于眼睛流血,面如血染,牙齿都咬碎了。多大的仇啊,至于此吗?”

  张巡毫不客气的答道:“我就是要生吞活剥了你们这些叛匪,就是没有力气而已!”

  尹子奇几乎被气疯了,亲自动手,用刀撬开张巡的嘴巴,只见嘴里仅有牙齿三四颗。

  张巡吐出了满口的鲜血,恶狠狠的骂道:“我为君父死,你卖身投敌,猪狗不如,不会活得太久!”

  尹子奇被张巡骂了狗血淋头,气得暴跳如雷,不过,他很佩服张巡的气节,命人将张巡等人关起来,慢慢感化再说。

  尹子奇佩服张巡的勇敢卓绝,因此不想杀张巡,想放过他。但是,张巡迭次血战,杀死叛军无数,叛军恨之入骨,很多将领都出来抗议道:“张巡很有气节,肯定不会投降。这个人很得民心,让他活着,将为后患。”

  尹子奇一想到在睢阳城下所遭受的抵抗,那一只眼睛就疼得慌,心里更恨。但是,让他处死张巡,还真就舍不得,毕竟,张巡的才能在那里摆着,只要他投降,河北的唐军将不堪一击。

  尹子奇下决心了,决心试一试,于是把大刀架在张巡脖子上,让他屈服投降。

  这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在红色经典中很熟悉的情节,张巡脖子一扬:有本事就砍,说句软话就是孙子。

  尹子奇黔驴技穷,没辙了,只好认怂,黯然下令处死张巡等人。

  张巡临刑前,神色自若,面不改色,慷慨赴难,时年49岁。许远则被押送往洛阳,在途中被杀。

  张巡、许远英勇就义,尹子奇开始对付张巡手下的大将,当然,这些人都是顶级的英雄好汉,能收为己用是最好不过了,第一个目标就是南霁云。

  南霁云大声说道:“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向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

  唐军的其余大将36人,无一愿降。

  尹子奇气得暴跳如雷,下令行刑。于是,叛军大开杀戒,将南霁云、雷万春、姚訚等36人全部杀害。

  睢阳之战,张巡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之下,面临强敌,临敌应变,屡屡制胜。从757年1月开始,到757年10月陷落,张巡用不足万人守军,在睢阳苦守了10个月。有力地牵制了叛军;若算上在雍丘之战、宁陵之战,则共与叛军共对抗了21个月。

  孤城21个月。想一想都让人感奋。

  据史书记载,睢阳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经典战役,守城唐军共经历大小400余战,斩叛将300余人,累计歼敌人10余万。守城的唐军将士平均每名斩杀叛军10余人。这是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创造了历史上的奇迹,至今仍然是传奇。

  由于张巡的坚守,阻挡了叛军南下,使得富庶的江淮地区得以保全。保住了唐朝的税赋重镇,使平叛战争能够继续进行下去。此外,睢阳牵制了大量叛军,又为西北唐军组织战略反攻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时的翰林学士李翰等人认为:“巡蔽遮江淮,沮敌势,天下不亡,其功也。”

  张巡死后。唐肃宗李亨下诏,追赠张巡为扬州大都督,许远为荆州大都督,封其为邓国公,史称张中丞;赠张巡妻为申国夫人,赐帛百;又宠张巡子孙。拜张巡儿子张亚夫为金吾大将军;又免除雍丘、睢阳徭役、兵役两年。大中年间,更将张巡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上。此后,历代仍有对张巡加封。

  人民也没有忘记英雄们,客家人南迁时,不仅把家搬走,也把对张巡、许远、南霁云、雷万春的崇拜带到异地。

  东南亚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和侨胞因心系祖国,对张巡非常崇敬。有祀张巡的庙宇,称张巡为张王爷。台湾台南盐水镇大众庙自明以来供奉雷万春,都敬仰保卫祖国的忠良。

  张巡的故事结束了,但这个故事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尾巴。

  在睢阳城破前,唐肃宗李亨得知了张巡孤军奋战的故事,各路大员竟然作壁上观,因此异常愤怒,马上下达诏令,命令朝廷的侍郎张镐赶赴前线,代贺兰进明为河南节度使,都统淮南等道诸军,讨伐安史叛军。

  张镐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的人,但是,他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对国家贡献很大。下面,让我们看一看他的个人履历。

  张镐,聊城市人。少有大志,精通经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能臣。曾经劝肃宗“安养苍生”为要,勿信佛事。

  得到了朝廷的命令,张镐迅速赶往前线,夺取了贺兰进明的军权,马上集结军队,率兵日夜兼程,赶往睢阳救援。并同时发文书往浙东李希言、浙西司空袭礼、淮南高适、青州邓景山4位节度使以及谯郡太守闾丘晓,共同发兵救援睢阳。

  各路军马得到了命令,再也不敢坐视,昼夜兼程赶赴睢阳。然而,也有无动于衷的,谯郡太守闾丘晓距离睢阳最近,但素来傲慢张狂,竟然不从军令,没有出兵。

  闾丘晓为人很坏,曾经因“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一诗闻名天下的大诗人王昌龄,就因为被他嫉妒而杀害。

  等张镐赶到时,睢阳已被攻陷3日。

  这个情节如此狗血,我们在电影上多次看到,英雄牺牲了,然后我们就听到了冲锋号。这一次就是如此,但这不是电影中的情节,而是真正的历史瞬间。

  看到睢阳飘扬着叛军的旗帜,张镐泪流满面,一怒之下,命人召来闾丘晓,责问他贻误军机之罪。

  闾丘晓说不出不出兵的理由,于是顾左右而言他,狡辩道:“我有年迈的父母无人赡养,请您饶命。”

  古人很重视孝道,如果犯人有罪,往往会因为其父母无人赡养而减罪。

  看见闾丘晓抬出了父母当挡箭牌,张镐更加愤怒,斥责道:“王昌龄的父母亲,谁给养了?”

  这是一笔旧账,也是心中藏着的一个鬼。闾丘晓无言以对,张镐更加愤怒,命人下手,用杖刑将其毙命。

  闾丘晓坏事做尽,死到临头,想舒服一些都没有机会,这就是报应吧!

  唐军大军云集,总攻击的命令下达,唐军将士感怀睢阳军民的惨烈,人人拼命,蹈白刃而足不旋踵,前赴后继,接连苦战,攻进了睢阳。

  睢阳破城7天后被唐军收复。10天以后,唐军组织大反攻,广平王李俶率军直驱东都洛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motanwx.cc/mtk7185/4503934.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