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百二十八节 冒死突击

第三百二十八节 冒死突击


  经历了如此的惨败,周挚不甘心失败,搜集溃败的军队,准备拼死一搏。[燃^文^书库][www].[774][buy].[com]作为那个年代最有名的****大哥,史思明当然支持小弟的英勇行为,命令手下大将安太清支援作战。

  很快,叛军集结待命,周挚和安太清的军队共计3万,有了再打一仗的实力,因此,合力进攻唐军据守的中城。

  经过长期的抵抗,中城久经战火洗礼,城外的防御设施残破,短期难于修复,唐军继续坚守的价值不高,于是,李光弼立刻集结军队撤出中城,进入北城防御。

  叛军马上调转枪口,四面围攻唐军据守的北城。

  叛军已经疯了,不顾一切的进攻,攻势凶猛。唐军据险坚守,寸步不让,因此死伤惨重。

  北城的唐军死伤惨重,北城岌岌可危,加上粮草不足,将士们守城的意志动摇了。在这种情况下,将士们劝说李光弼放弃河阳,撤离黄河。

  李光弼否决了将领们的建议,因为守住了河阳,叛军就无法利用孟津渡口。无法利用渡口,叛军就无法西进,陕州的压力就会减少。陕州在唐军手中,叛军就无法发动对潼关的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唐军的牺牲是值得的,绝不能后退一步。

  李光弼真是了不起,以自身的大无畏牺牲,为唐军争取了广阔的战略空间。然而,史思明也很清楚河阳的战略地位,因此,叛军几乎调集了所有的精锐,不顾一切的攻打北城。

  经过了数天连续不断的血战,唐军大量伤亡,河阳几次失而复得,情况岌岌可危。

  如果再这样熬下去,唐军的失败不可避免。李光弼急了,决心死战破敌,而打击敌人最有效的战术。就是在野战中消灭敌人的精锐。要知道,进攻是最好的防御的,这句话不是外国人告诉我们的,而是我们老祖宗的战争经验总结。

  李光弼向将领们问道:“敌军大阵之中,哪里最难抵抗?”

  对于战场上的形势,将士们心知肚明,立刻回答道:“西北角的敌军实力最强。”

  李光弼命人将爱将郝廷玉叫来说道:“西北方的叛军实力最强。我军难于抵挡,你率军出战。给我干掉这股敌人。”

  郝廷玉出身行伍,“骁勇善斗”,平时很是得李光弼喜欢,李光弼总是在危机时想起他,而他也是每次都没让李光弼失望。

  这一次也是一样,郝廷玉回答道:“我率领的是步兵,请求给我五百名骑兵。”

  李光弼手中兵力不足,骑兵更少,因此很吝啬。给了郝廷玉300精锐骑兵。

  李光弼现在是孤注一掷,顾不得平时的情谊,冷冷的对郝廷玉说道:“战不利而还者,不解甲斩之。”

  李光弼的三角眼里寒光闪闪,郝廷玉知道他已经火大了,吓得浑身寒毛直竖,郑重其事的领命而去。

  目送着郝廷玉离去。李光弼或过头来又向将领们询问道:“除此以外,哪里的敌人最强悍?”

  将领们回答道:“东南角的敌军很强悍。”

  李光弼将当即命令吐蕃籍大将,元帅前锋讨击使论惟贞出击,率军突击东南方向的叛军,务必一战而胜。

  论惟贞是吐蕃大相禄(论)东赞的后人,祖爷爷论钦陵是吐蕃权相。后被吐蕃赞普杀害,其子孙率全族投奔唐朝。

  论惟贞率军数千,在河阳坚守数日,斩获叛军无数,立下了赫赫战功。正因为他在战斗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李光弼在危急时刻,想起了他。委之以重任。

  论惟贞知道李光弼很穷,因此没敢狮子大开口,请求道:“我是蕃将,不懂步兵战法,请给我骑兵三百名。”

  论惟贞没有虚报人数,实打实的报了一个最少的人数。然而,李光弼照例克扣,给了他两百名骑兵。

  李光弼指挥军队多年,深知没有只罚不奖的道理,命令将朝廷赐给他的40匹战马贡献出来,分给出城作战的将领们。

  两支突击队在城门待命,李光弼举着大令旗说:“注意看我的令旗,挥得缓慢,可相机行事。如三次挥动到底,各军都进攻敌阵,不管死活,后退的剁了!”

  李光弼令出如山,战鼓一响,城门大开,郝廷玉率军出城,猛烈冲击敌军大阵。

  叛军看到唐军出击,立刻集结队形,拼命射箭,郝廷玉冲在最前头,成了众矢之的,“流矢雨集,战马受伤而退。”

  李光弼在城头观战,看到郝廷玉撤退,吓得胆战心惊,说道:“郝廷玉逃了,我军完了!”

  李光弼恨的咬牙切齿,三角眼一瞪,命令亲兵下城,到外面把郝廷玉剁了,以正军法。

  郝廷玉正在城外喘息,看见李光弼的亲兵赶来,马上明白要发生什么事情,赶紧说道:“马中毒箭,不是战败。”

  李光弼将信将疑,马上命人送给郝廷玉一匹战马。

  郝廷玉有了坐骑,跃马直冲敌阵,将士们蜂拥跟上,唐军“往来驰突,斩获无数。”

  郝廷玉冲乱了叛军阵脚,李光弼命令论惟贞率军出战。

  论惟贞一马当先,杀向了河阳东南的叛军,所过之处,横尸遍野,叛军望风而逃。

  两支唐军以寡击众,叛军阵地动摇,呈现了败象。

  李光弼在城头观望,立刻命令仆固怀恩等人率生力军出击。

  唐军大军蜂拥而出,拼命杀进了敌人的大阵,所过之处浮尸遍野,杀得叛军支离破碎。

  在唐军不计生死的突击之下,叛军呈现了败象,李光弼不失时机的命令全线出击。

  唐军全线发动,奋勇出击,大军滚滚向前,犹如山呼海啸一般,叛军力不能支,终于大败。

  此役,唐军以少击众,取得了空前胜利,斩杀叛军一万多人,俘虏8000多人。缴获战马2000匹,军用物资兵器不计其数。

  这一次大战,叛军的损失是巨大的,不仅将士死伤惨重,指挥机关也受到了重创,唐军活捉了徐璜、李秦授等叛将,只有安太清脱身逃跑了。

  唐军在北城获胜。正在指挥进攻南城的史思明还蒙在鼓里,还在督促将士们攻城。

  南城岌岌可危。而唐军在大战之后,军力疲惫,不能再战。李光弼无奈之下想了一个损招,命令将俘虏押送南城,在叛军阵前公开展览。

  李光弼的攻心战术取得了成功,叛军士气顿时衰落。

  史思明没辙了,只好解除对南城的进攻,但是,河阳的地位太重要了。史思明无法放弃,只好在城外筑营垒和唐军对耗。

  安太清败逃之后,干脆顺手牵羊,派兵夺取了唐军据守的怀州(今河北沁阳)。

  叛军意外的夺取了怀州,回旋余地扩大了。因此,史思明改变了战斗部署,将叛军主力转移到河清驻扎。打算渡过黄河切断河阳唐军的粮道。

  粮是军中胆,有了粮食,将士们才能放心的打仗,没有粮食的军队必败无疑,因此,交战双方的必然战场行为就是断敌方的粮道。在这方面。曹孟德是最有发言权的。

  史思明设想得确实不错,但很可惜,他想到了,李光弼也想到了,李光弼不禁想到了,而且也实施了。史思明和李光弼,就如同《三国演义》里的周瑜和诸葛亮。

  李光弼得到了前方线报。得知叛军有所动作,于是,亲自率军进驻野水渡(河南孟津北)的黄河渡口

  到了夜幕降临的时候,李光弼命令牙将雍希颢率军1000守营,对他说道:“叛军将领高晖、李日越,都是能抵敌万人的骁将,叛贼史思明一定派他们来抓我。你留在这里,叛军来了不要出战,他们如果投降,你就和他们一起到我这里来。”

  交代完毕,李光弼率军离开,回到了河阳。

  听罢李光弼的谬论,众将心里犯合计,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怎么叛军前来砍人,还要投降?

  果然,叛将李日越率领500叛军来到唐军营垒边,派人问道:“李光弼在吗?”

  雍希颢亲自来到寨门前,回答道:“走了。”

  李日越一听,冷汗下来了,想了想又问道:“你们营中有多少人?”

  雍希颢本身就是一个老实人,又得到了李光弼的授意,因此老老实实的回答道:“一千人。”

  李日越想了想,实在没什么油水,于是又问道:“将领是谁?”

  雍希颢指着鼻子说道:“雍希颢。”

  李日越无奈的摇摇头,对他的部下说道:“我接受的命令是怎么说的,你们大家都听到了吧?让我率五百名骑兵去抓住李光弼,抓不到不要回来!现在,即使抓住雍希颢,这么个小人物也没什么油水,回去也不免被杀头。”

  李日越回不去了,于是请求投降。

  雍希颢大喜过望,马上带着李日越一起去拜见李光弼。

  李光弼非常热情的接待了李日越,发布命令,任命他为特进官,兼任右金吾大将军。

  叛将高晖听说李日越投降,在唐军中获得了重用,心思当时就活动了,也率军投降了。

  对于李光弼的未卜先知,众将很不理解,于是有人问道:“大帅,这两位叛将都是叛军中的骁将,咋就那么痛快的投降了?”

  李光弼笑着说道:“史思明擅长野战,两次攻城战败,非常遗憾不能和我们在野外作战,听说我驻扎在野外,他一定认为容易抓到,派将领来偷袭,一定用死来提要求。雍希颢没有名气,不值得作为功劳。李日越怕死,不投降怎么办?高晖才干超过李日越,李日越投降受到奖赏,高晖动心,能不想赶上他吗?”

  众将恍然大悟,纷纷称赞李光弼高明。

  李光弼趁着史思明叛军沮丧的当口,率军进攻怀州。

  怀州城高壕深,易守难攻,唐军挖开丹水河堤水淹怀州城,但是很遗憾,怀州没能攻下。

  一计不成再施一计,李光弼命令郝廷玉率军挖地道,偷偷的进入了怀州城。

  郝廷玉率军从城内摸上城墙,在城墙上大声呼喊,在城外埋伏的唐军趁机爬上城墙,控制了整个城池。

  唐军在城内和叛军巷战,彻底瓦解了叛军的抵抗,抓住了安太清、杨希仲等叛将。

  失去了怀州,叛军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史思明消极避战,河阳大战就此结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motanwx.cc/mtk7185/4503943.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