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大唐长公主 > 83.有匪君子13

83.有匪君子13


  083

  咸亨三年,太平公主李沄七岁。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

  在这一年,妙空大师从各地带回来的种子终于可以在百草园播种,而前一年在护国寺种下的番薯也得以在百草园里种植。李治和武则天对种植番薯之事十分重视,特别拨了几个司农寺的官员到百草园来。

  周王李显自从得了百草园,更加不爱读书了,倒是那本原是被他当成枕头的《齐民要术》如今被他翻了好几遍。

  圣人的熊儿子李显,自从认了妙空大师这个师兄之后,就笃信自己是神农转世。

  要不然,怎么就是他得到了百草园,而百草园还肩负起种茶种番薯这样重大的责任呢?

  从此以后,周王李显沉迷茶道和种田,不可自拔。

  本来嘛,李显终日在宫里斗鸡走狗,不是今天带着面具去吓唬人,就是拽着几个弟弟跟他一起捣蛋,还曾经荒唐到跑去丹阳阁装神弄鬼,把进宫陪李沄的永安县主周兰若都吓哭了,真以为宫里有鬼,翌日就跑回了长公主府,说等宫里不闹鬼了再进宫陪李沄……说起周王在宫里闹腾的事情,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圣人李治每次提起这个熊儿子,额角青筋都跳得十分欢快。

  熊孩子,怎么就是不愿意读书?

  怎么就是要在宫里瞎折腾?

  自个儿折腾就算了,怎么还要拽着几个弟弟一起折腾?

  圣人李治年幼的时候,是个温文有礼的好孩子,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个像是李显这个熊得没边儿的儿子。

  然而最近几个月,也没听说李显在宫里折腾出什么事情来。

  经常就被几个小郎君跑来告状的李治都有些不习惯了。

  李治本来正在长生殿的书阁里练字,练得差不多了,便将毛笔放下,问身边陪着他的武则天,“媚娘,最近显儿在忙什么呢?”

  说起李显这个三儿子,武则天好气又好笑,“他能忙什么呢?自从太平去岁到了护国寺后,回来与圣人说番薯是个好物,若是今年能顺利在百草园种植,日后推广种植,便是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之后,显儿便像是着了魔似的,天天抱着那本《齐民要术》在看。”

  李治愣住。

  武则天笑着走过去,拉着李治在一旁的榻上坐下,皇后殿下动作纯熟地帮君王按揉着肩膀的肌肉,笑道:“显儿说,知道父亲和母亲为了大唐百姓的一日三餐愁死了,希望能为父母分忧,将他百草园中的番薯种好了。”

  李治:“……”

  李治笑叹,“他能静下心来好好读书,便是为父母分忧了。”

  李显是在武则天登上后位之后,生的第一个儿子。

  她生下李弘的时候,自己还是才人。

  生下李贤的时候,是去昭陵祭拜先帝的路上。

  年长的两个儿子出生时,她曾经吃过许多的苦头。

  而生下李显的时候,她已经是一国之母。

  身为大唐最尊贵的女人,圣人李治在后宫又独宠于她,那时候的武则天生下李显,与生下前两个儿子时的心境和待遇已经大为不同。

  大概是因为李显出生的时机选得好,从他出生至今,武则天对他都十分溺爱,并且放任。

  如今听到李治说李显的话,便柔声笑着劝慰,“显儿也是一番孝心。妾记得他刚出生时,便生了一场大病,那时圣人和妾为他担心不已,生怕他有什么不测。后来请了护国寺的玄奘大师为他祈福,总算是挺过来了。那时玄奘大师说,显儿与他有缘,便收了他当弟子。从此以后,显儿虽然在宫中调皮捣蛋,但身体却好了起来。圣人那时抱着妾与显儿,说只要显儿能平安喜乐地长大,也不必苛求他什么。”

  想起过去的事情,李治俊雅的五官上也浮现出笑意。他抬手,握住武则天在他肩膀上按揉的一只手。

  “媚娘,来,陪我坐一会儿。”

  武则天微微一笑,十分顺从地坐在了李治的身旁。

  李治侧首,看向身旁的女子,喟叹着说道:“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和媚娘的儿女们,都长大啦。”

  “可不是么?儿女都长大了,媚娘和圣人,也很快便要老去啦。”

  老去?

  李治听着皇后殿下的话,想着若是有一天,他和自己的皇后一起老去,那该是什么模样?

  圣人李治的脑海里忽然脑补出两个头发白白的老翁和老妪,两人手牵着手,颤颤巍巍地走在大明宫中,心中竟然还有些向往。

  武则天侧头,看着圣人脸上忽然浮现的笑意,不由得问道:“圣人在想什么呢?”

  李治:“我在想和媚娘一起变老,会是什么样。”

  武则天愣住,随即微嗔地看了李治一眼,“如今太子在去岁已经纳了太子妃,贤儿早已出宫建府,但还没纳妃。圣人与其想媚娘变老后的模样,不如想想贤儿的妃子,到底选哪一个好。”

  太子李弘,在咸亨二年的秋天纳太子妃。

  同年秋天,潞王李贤,徙封为雍王。

  雍王再不受皇后殿下的宠爱,如今也该到了要说亲的年纪。在这些大事上,皇后殿下从来不会留人话柄,因此该提醒圣人的时候,还是要提醒,该操心的事情,还是得操心。

  李治正和武则天在长生殿里说着雍王李贤的亲事呢,就听到外面一阵嬉笑声。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

  李治笑着说:“是太平回来了。”

  太平公主李沄,昨天的时候才跟着住在宫里的几位小郎君到了骊山下的百草园。大半个月前,珍藏在护国寺的几箩筐番薯终于搬到了百草园,因为圣人十分重视此事,司农少卿都亲自去主持大局。

  番薯育苗的时候,小公主和几位小郎君都在宫里。

  虽然说百草园是李治拨给李显的,但李显也不能三天两头就往百草园跑。崇贤馆要上课,李旦和薛绍、武攸暨的功课可不能落下,还有小公主,她虽然没在崇贤馆上课,但也是要读书学习才艺的。

  小公主和几位小郎君虽然没出宫,但是听说番薯在百草园种下的事情后,仍旧十分激动。

  特别是李沄,每天都要去问父亲——

  番薯发芽了吗?

  苗育出来了吗?

  可以采苗了吗?

  巴拉巴拉。

  是个十分操心的小公主。

  三天前,司农少卿特来禀告,说番薯苗已经育好,可以采苗种植了。李沄听了,便吵着父亲,说她想去百草园看看。

  李治想着小女儿自从年后都没怎么出宫玩,要种番薯这样的事情,还是她兴致勃勃地提出来的,如今已经能采苗种植了,她想去,那就随她去好了。

  于是,小公主便跟几个小郎君到了百草园。

  李治本以为小公主这趟出宫,不等到父亲催她回宫,她是不会回来的。

  谁知这才去了没两天,竟然回来了?

  不仅是李治心中惊奇,武则天心中也觉得惊奇,帝王夫妻一同走出书阁。

  长生殿中的樱花开得正好,粉色的白色的夹杂在一起,春风一吹,枝头的花瓣便随风落下。落英缤纷中,一群侍女拥簇着李沄和周兰若走了进来,周兰若牵着李沄的手,笑嘻嘻地凑过去在李沄的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李沄便弯着那明亮的大眼睛笑了起来。

  带在小公主头上的金环在阳光下闪耀着,忽闪忽闪的,衬着她那灿烂的笑颜,令人看着,也不由自主弯了嘴角。

  君王面上带着笑容,“太平。”

  李沄抬头,见到了父亲和母亲并肩立在前方。

  小公主也很想像年幼时那样,看到父亲便像只小蝴蝶似的朝他飞奔去,一头扎进父亲的怀里,然后要抱抱,要举高高。

  可惜,她今年已经七岁了。

  不能再像从前那样肆无忌惮地撞进父亲的怀里。

  李沄心中有些失落,但也明白人终究是要长大的。

  小公主笑着看向父亲和母亲,她带着周兰若快步走过去。

  李治问道:“怎么没在百草园里多待一些时日?”

  李沄仰着头,笑盈盈地跟父亲说:“太平和永安到了百草园,见到了育出的番薯苗子,翠绿翠绿的,十分好看。妙空大师说过,番薯育出来的苗子,也可以当菜肴的。太平忽然想起阿耶和阿娘还没尝过呢。太平和永安今日起了大早,带人一同前去摘了一些番薯苗回来,都是摘了苗子最嫩最好的部分带回来,好让阿耶和阿娘尝尝鲜。”

  小公主说着,走到了母亲的身旁,一只手抓着母亲的手,另一只手指向槿落捧着的一个托盘,“阿娘,你看。”

  皇后殿下抬眼看过去,只见那托盘上放着几扎番薯苗子,色泽翠绿如玉。

  帝王夫妻对视了一眼,不由得会心一笑。

  女儿越是长大,越是招人疼。

  李沄跟父母说这几天太平不在宫里,阿耶和阿娘正忙什么呢?可有想念太平?

  武则天笑着捏了捏女儿的鼻尖,语气无奈而莞尔,“阿耶和阿娘忙着想念太平呢。”

  李沄摸着被母亲捏过的鼻尖,笑了起来。

  这一年的春天,百草园的番薯种的十分成功。到了夏末,便收获了许多的番薯。

  朝廷打算在秋天的时候,开始在长安及其周边推广种植番薯,等到明天开春,便在全国范围推广种植。

  也是这一年的夏天,雍王李贤纳妃。

  雍王妃房氏,祖父是房玄龄的族兄,父亲是宋州刺史,出身不俗又有贤德,故选为雍王妃。

  夏去秋来,咸亨三年的秋天,薛仁贵率领前去讨伐吐蕃的五万大军,在历经了两年之后,取得阶段性胜利,吐蕃求和休战。

  西域边境暂时取得安定,圣人李治招安西都护裴行俭回朝,担任吏部尚书。

  裴行俭回朝,苏子乔担任安西都护之职,驻守安西四镇。


  (https://www.motanwx.cc/mtk85033/5270225.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