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时光的背后 > 十二

十二


  新学期开学后,在一起学习生活了多年的我们五个人,在上初三的时候终于不能在一个班上课了。但是我们的教室却是紧挨着的,按照我们之前的约定,下课之后我们还是会聚在一起,而放学、上学的路上自然是在一起,除了在课堂上,其余的一切好像都没有变,只是王嘉悦所在的重点班总是压堂,所以放学后我们四个往往就要在她的班级门口等上很久。

  “不好意思!又让你们等我这么久,我们李老师又压堂了!”一天放学我们在王嘉悦的班级门口足足等了二十分钟,她的班主任李老师才把她们放出来,看到我们几个一直站在教室门口等她,王嘉悦的脸上一脸歉意。

  “没关系。”陆媛、薛子洪和张超同声说道。

  “真不愧是重点班啊!每天放学基本都压堂。”我同情的看着那些从里面走出来的学生。

  “好了好了!我们该回去了!”陆媛催促道。

  “王嘉悦,今天你们都讲什么了。”张超突然问起王嘉悦班级的学习进度。

  “也没什么,就是多做了很多练习,有不懂的当堂提问!”

  “哦!”张超做了个了解的手势。“看来还是题海战术啊!”

  “看来学校是要保这个班全部进省重点啊!”薛子洪感慨道。

  “走吧!回家去吧,咱们是没有这个命了。”张超语气酸酸的,说罢我们就一起回家去了。

  之后的生活我们基本上变成了学校、家两点一线,为了应付越来越繁忙的学习,陆媛和王嘉悦早就停了少年宫的美术班和舞蹈班,而我和薛子洪、张超打篮球的时间也越来越少,甚至几乎没有了。而在课堂外我们继续保持着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但由于王嘉悦的班级老是压堂,所以我们大多数都是在王嘉悦班级门口等她,但就是这些也引起了一个人的不满,她就是王嘉悦的班主任李老师。

  李老师是从去年的毕业年级调回来的,按正常的程序她教完毕业班应该回到初一继续带班,但是学校刚刚成立重点班,就把她直接再次调回初三带毕业班。李老师今年40岁左右,正是一个老师精力最充沛,经验最丰富的时候,而且她的教学态度是全校出了名的认真负责,就是对于学生过于严厉。

  有一次,我去我们老师办公室送语文作业,路过李老师办公室的时候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每天都去班级门口找你的都是什么人啊?为什么天天去找你啊?还有男有女的,影响多不好你知道吗?”这声音是王嘉悦班主任李老师的,而我怎么听都觉得她说的是王嘉悦,就在门口假装系鞋带偷听了起来,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我不希望因为我们的事情让王嘉悦为难。

  “他们是我家邻居,我们从小就在一起,已经一起上学回家十多年了。”里面果然传出王嘉悦的的声音,而她的回答居然不卑不亢。

  “你多大了,自己不能回家啊?再说和那些人天天在一起,多掉你的身价,影响你的学习不说,也让班级同学议论啊!你知不知道,班级许多同学就说你们这伙人早恋,这在学校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李老师嗓门很大,加上情绪激动使得声音更大,门外的我听了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现在已经有人把我们扯到早恋这个话题上了。

  “李老师,我们以后会注意的,我也会抓紧自己的学习。”

  “那你能不能保证,以后不和那些人再来往了。”李老师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不能,李老师,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从幼儿园到现在已经这么久了,这么多年他们也帮助了我很多,我不能伤他们的心。”王嘉悦难得反驳别人,尤其是老师。

  “你看看你,说你还不听,你现在和他们不一样了,你要为你的未来考虑,你再想想吧。”李老师又激动了。

  “我和他们没什么不一样的,我会抓紧学习的,但朋友不应该和学习成绩混在一起的,李老师,我先回班级了。”王嘉悦语气坚决的说道。

  我抓紧时间从李老师的办公室门前离开了,没有继续听他们再说什么,但是我为王嘉悦感到高兴,那个从不和别人顶嘴的丫头现在居然敢顶撞老师,而且是为了我们这帮朋友,我对她真的是刮目相看。我突然觉得这不是我认识的王嘉悦了,同时也让我觉得我们不在一个班学习对王嘉悦也有一些好处,她终于长大了,变得可以自己独立了。

  另外通过这件事我对李老师也有些意见,我们几个虽然没有进入重点班,但是我们自觉也不算是调皮捣蛋的学生,而她偏偏给我们划分到了她所谓的坏学生中,也许在她的心中只要没有进入重点班的都是坏学生,我不禁为这样唯考试论的教育感到悲哀和不解。

  王嘉悦有了变化,而陆媛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来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她还算是努力学习,唯恐被我们落下太多,但现在我们已经不在一个班级了,她也失去了动力,基本不怎么学习。偶尔听薛子洪说,陆媛经常不写作业,课堂上说话、睡觉,已经成为了老师最头疼的问题学生了。

  为此,我们几个轮番劝说过陆媛,但是已经野了心的陆媛再想让她安心学习已经很难了。我觉得是学校的分班制度把陆媛本来仅存的一点点学习热情给彻底摧毁了,我们也是干着急毫无办法,学校似乎只关心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关心学生们因为过度的学习和巨大的考学压力而产生的心里变化,直到“王宁自杀事件”的发生。

  王宁是我们在学前班、小学和刚上初中时的班长,在小学时和王嘉悦经常争夺班级第一名,小学六年级就入团,也经常获得校“三好学生”。王宁在我们小学老师的眼里就是好学生的代名词,所以一上初中,初中的班主任还是非常器重王宁的,继续让他当班长。

  但是初中和小学是不同的,可能是王宁的学习方法不对,也可能是他真的在小学就用光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反正他在初中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不要说在班级争第一了,就是班级前十都进不去,而且一次考的比一次不理想。我们初一时的班主任严老师对他的失望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说他是“伤仲永”,这些都让王宁郁闷不已,所以他加倍的努力学习,但是他越着急,效果却越不好,等到上了初二甚至出现了单科不及格的现象,尤其是物理他学的一塌糊涂,这个时候的王宁早已经没有了上小学时的意气风发。

  由于学习成绩越来越不好,越不好他就越着急,最后王宁的性情也变得很古怪,经常胡乱发脾气,甚至不可理喻,最终闹得同学和朋友也离他越来越远。如果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能够对他多一些关心也许他会好一点,可是严老师看到他不但学习成绩不好,人际关系也处理的不好,班级的日常事情也不太管,就直接撤了他的班长职务,这对王宁又是一次重大的打击。

  等升入初三重新分班的时候,王宁的成绩已经只能进入普通班了,于是他被分到了初三四班。在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已经很难注意到王宁这个人了,一个原因是学习任务重,另一个原因就是此时的王宁真的泯然众人了。

  有一天,我在操场上看到王宁一个人坐操场一角的沙坑边上发呆,就走了过去打了声招呼:“王宁,你在看什么呢?”

  “杨仟啊!放学不想回家,坐在这里静静。”王宁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这个浅浅的沙坑是学校开运动会时用来进行跳高跳远比赛的,平时很少有人来这儿。

  “早点回家吧,不然你家人要着急了。”我知道这几年来王宁的心情一直不好。

  “回家干什么,我已经看到了我的未来。”王宁没有看我,眼睛死死的盯着沙坑说了一句我听不懂的话。

  “你说什么?”我觉得王宁的情绪不太对。

  “没什么,可能是学习累了。”王宁可能觉得自己说错了,回过头微笑着解释。

  “你别太勉强自己,有时间多做做户外运动,放松放松心情。”

  “也许你说的对,杨仟你的篮球打得不错,有时间教教我。”

  “行啊,等有时间我教你。”

  “好了,杨仟,我要回去了,等有时间一定教我打篮球啊。”

  “好!”

  “走了,拜拜!”

  看着王宁离开的背影我总是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悲伤,一个在小学被当成是天之骄子的人,在初中却是所有人都对他不闻不问,这种落差不是那么容易抹掉的。但我却没有想到这竟然是我和王宁的最后一次对话,因为在我们对话的第二天就发生了震惊全市的“王宁自杀事件”。

  据说当天晚上放学后王宁等班级所有人都走了后,把自己锁在教室里,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我的人生走在一个圈儿里,我每天都在这个圈儿里不停的走着,没有出路,如今我要把这个圈儿变成句号,划下我人生的终点,也许这就是我的出路。”随后王宁用刀割腕自杀。幸好他班级的一个女生因为把课本忘在了教室去而复返,才发现了自杀的王宁,满桌子的鲜血把那个女生吓得满走廊大喊大叫,听到喊声的值班老师撞开门后马上把王宁送到了医院。

  王宁并没有死,但是精神出现了很大的问题,说话总是胡言乱语,而且什么人都不认识了,他的家长给他办了休学手续并带他到大城市去看病,从此王宁离开了我们学校,也离开了我们的生活。

  而那个最先发现王宁自杀的女生也被吓得精神出现了问题,随后也可怜的办理了休学手续,她算是王宁自杀的最大牺牲品了。

  “王宁自杀事件”后,全市所有学校都把学生的心里健康当成了一个重要的课程,在每周都会上两节心里健康课,而且也尽可能的为学生安排了很多课余节目,老师们也更加关心学生的心里变化,这些措施也算是学校的“亡羊补牢”了。

  但是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在初三面临着巨大考学的压力下,王宁的事情还是被大家渐渐的给遗忘了,就算偶尔有人提起,也总觉得是好远好远的事情了,也许这就是初三。


  (https://www.motanwx.cc/mtk85979/4948582.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