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赵风烈 > 第二百一十二章 百家争鸣

第二百一十二章 百家争鸣


  厅堂之中所有人都注视着赵括的方向,在这里没有人真正见过赵王赵括,即便是李斯和张苍,也只是在家师荀况的言语之中知道今天有在赵国超过上卿荀况的身份的人出现。

  而放眼赵国在庙堂之上身份超过上卿荀况的屈指可数,相国虞信,上卿蔡泽,应该只有这两位可能出现在华夏书院。

  但是当他们看到赵括坐在上卿蔡泽身边的时候,在这个厅堂之中已经有人立刻猜测出赵括的身份,年纪如此之轻,能够和上卿蔡泽同坐,再赵国除了赵王赵括还有何人?

  至少荀况的三位高足弟子,李斯,张苍,韩非都已经知道今天出现在华夏书院的这位大人物,就是赵国赵王。

  “儒家者,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儒者人之所需,而儒家便是尽人之所需。”

  张苍躬身施礼,儒家在礼节方面从来不会出现错误,尽管赵括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张苍的礼节是对除了君王之外最高的礼节。

  对于儒家的出身,后世两千多年的分析都没有准确的定论,其实就是今天儒家也是将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之前的历史并不在儒家弟子研究的范围之内。

  “儒家尽人所需,昔日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圣贤七十二人,然则今日儒家有多少贤者?”

  赵括继续问道,赵括这一问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不知情的人看着赵括,心中更是震惊,这是什么人,竟然敢在这里如此议论儒家。

  要知道现在的儒家大儒荀况可是赵国上卿,这样的官位在诸子百家之中也是屈指可数,这里更是荀况掌管的华夏书院,敢在这里大放厥词,不知情的人怎么会不震惊。

  更让这些人震惊的是儒家荀况的两位得意门生竟然没有丝毫的反驳,面对这位年轻人的提问竟然,冥思苦想,然后做答。

  聪明人已经看出其中门道,愚蠢之人当然也有,甚至有人还准备借助这个机会抨击一下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存在。

  “你是何人?如此诽谤儒家,不知天高地厚,还不快快道歉。”

  而这些不知所以的人往往行动是最快的,立刻有数名士子开始指责赵括,开始为儒家鸣不平,当然目的就是引起儒家的重视,在这里最快进入赵国登堂入室的途径就是通过上卿荀况的推荐。

  现在的赵国已经不是昔日的赵国,山东六国最强大的存在,在军事上更是连连战胜秦国,大有向着天下第一大国迈进的迹象。

  秦国被山东六国称之为虎狼之国,天下士子还是趋之若鹜,为什么?就是因为秦国的强大,想要成就丰功伟业,国家的强大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论道便是解除心中所惑,何来天高地厚之说?”

  上卿蔡泽立刻站了起来,这个时候怎么可以让赵括受到攻击,这群笨蛋,就这个脑子还想在赵国谋求发展?

  “既是如此,也不能妄自评论儒家圣贤,更是将孔圣贤拿来说事,居心何在?”

  蠢货如果聪明能够看清楚现在所处的场合,那么他就不是蠢货了,有些人已经感觉到不妙,而那几名急功近利的士子怎么可能这么轻易放弃恭维儒家的机会,毕竟这样的机会,华夏书院建立到现在也没有出现过。

  原本赵括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这华夏学院和儒家好好沟通一下,给儒家一点点暗示,其实自己刚刚的两句话,对于聪明的儒家名士已经足够。

  无论是论道台上的李斯和张苍,还是下面的韩非,心中已经对赵王赵括这两句问话开始仔细的琢磨,对于这些不开眼的家伙,根本没有心情去搭理。

  “论道不诛心,今日论道便到这里。”

  就在这个时候,上卿荀况出现在厅堂的门口,大声打断了正在对赵王赵括咄咄逼人的几名士子。

  上卿荀况的出现,让这些士子不敢在多言,他们的目的无非是引起儒家的注意,在赵国取个功名,目的已经达到,自然不敢多言。

  赵括一看这个情况之下自己也无法继续在这里观看下去,不过自己想要说的话已经说了,自己提起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圣贤的目的,就是让华夏书院广收学员。

  这个思想相信儒家的几位应该已经理解,教化于民最好的办法首先要让民众识字,开启民智。

  目前赵国只有一个华夏书院这是远远不够的,至少需要几家书院,这样就会有对比,有竞争,建立起来一个氛围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上卿,我有一个想法,邯郸可否在建立几家学院,如此可以吸引更多的士子来我赵国,相互之间也会有比较,让天下士子看到我赵国对天下士子的重视。”

  返回赵王宫的路上,赵括向身边的上卿蔡泽问道。

  “王上,若是能够如此,至少赵国选拔人才上会有更多的选择,现在我赵国变法已经启动,所有新法已经准备完毕,即将公布,然则所需人才只能在华夏书院和赵国原有的臣子中选择,总是感觉不够用。”

  上请蔡泽立刻回应,赵王赵括的这个想法,对于蔡泽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自己最近也是为人手感觉到郁闷,赵国变法的行动尽管很大程度上借鉴秦法。

  但是在推广的速度上将会以雷霆之势出现,按照目前蔡泽和虞信的计划,所有赵法在赵国全国推广需要大批的人手,现在赵国最缺的就是人才。

  “上卿,我看这个李斯就有着法家的倾向,法家一项都是各行其是,可以侧面提醒一下这位李斯在赵国邯郸建立一家法家学院,赵王室可以给予华夏书院等同的待遇,其他诸子百家也可效仿。”

  赵括微微点头,以诸子百家各自的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百家争鸣的教育体系,尽管在现在看有些超前,但的确可以吸引大量天下名士。

  “诺!这件事我立刻去处理。”

  上卿蔡泽立刻躬身施礼。

  “还有,可以考虑一下墨家,让墨家也在邯郸建立一处学院,墨家的墨术我在沙丘宫有所见识,若能用在军队和农业上会大有作为。”

  赵括继续向上卿蔡泽说道,对于墨家赵括一直没有忘记,如果能够借助这次机会在邯郸,建立他十几家书院,那么以后邯郸的学术气息将远远超过稷下学宫,成为天下焦点。


  (https://www.motanwx.cc/mtk110870/5949076.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