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山河梦断 > 十三章 章楶经略环庆路,西军大胜洪德砦

十三章 章楶经略环庆路,西军大胜洪德砦


  元佑六年(1091年),福建人章楶(jié)被任命为环庆路路经略安抚使(战区司令)。这项任命从各个角度看起来都很奇怪:首先,章楶(jié)是个文官——正儿八经的文官,此前从来没有担任过任何军事职务;更要命的是,章楶这一年已经六十五岁了!即使是按照二十一世纪的标准,章爷爷也应该退休在家,含饴弄孙了(按照宋代的结婚年龄,玄孙子都很大了)。

  你说这朝廷是咋回事儿?环庆路是宋夏边境七大战区之一,边防重地,怎么派遣这么一个完全没有军事经验,行将就木的老头子前去当战区司令?老太后高滔滔是不是糊涂了?

  其实,这正是旧党老臣们的用心良苦——主动示弱。此时的朝廷,延续了司马光(司马光大人已经去世四年了)既定的妥协退让政策,不但割地,而且派遣这么一个在他们认为“安分守己、无欲无求”的章爷爷去防御边关,就是做给西夏人看的。他们要告诉西夏人,“友邦人士,我们真的不想搞事情。你看,这个老头子根本不懂军事,我就是想打仗也大不了啊。咱们两国以后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好不好?”

  高滔滔老太后和一干老臣们,他们爱好和平的心愿是值得赞许的。这种主动退让,肯吃亏的胸怀也是无比宽广的。可惜,“国际关系”从来都是只讲利益,不讲感情(宋夏两国也没什么感情好讲……)。高滔滔老太后的用心良苦,并没有得到西夏的理解,反而被认为是昏庸无能、软弱可欺。

  也是巧的很,此时宋夏两国,都是女人监国。宋朝这边,宋哲宗赵煦十六岁,朝中大事全凭奶奶高太后做主。夏国那边,时年九岁的夏崇宗李乾顺(1083年—1139年)也是个傀儡,军国大事全听她母亲小梁太后处分。

  西夏历史上先后有两个梁太后,是姑姑和侄女的关系,而且都是汉人(很可惜两位梁太后都没有留下全名)。老梁太后就是夏崇宗李乾顺的奶奶。她比宋神宗大三岁,和宋神宗斗了一辈子,是个非常厉害的女强人。正是这位梁大姐,囚禁了自己的亲儿子,用娘家人把持朝政,引发西夏内乱,这才有了宋神宗的五路伐夏。宋神宗大举西征,两次惨败,抑郁而终,某种程度上就是死在这个女人手里。更巧合的是,这位梁大姐和宋神宗都在同一年相继去世(1085年),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冤家对头,“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同归于尽)”。将来若有好事之人,把他们二位写作一本八卦小说,估计会火。

  再说这个小梁太后,一辈子在她姑姑的言传身教之下,也是被培养成了一代女强人。她姑姑把宋神宗揍得的是抑郁而终,这个小梁延续了姑姑的强硬政策,也是爱打仗!这一方面是她对姑姑的崇拜,另一方面也是转嫁国内矛盾——毕竟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那些西夏的武士老爷们儿其实也不愿意听从女人摆布。

  也真的是“女人何苦为难女人”。大宋高奶奶的一片善意,西夏的小梁妈完全不领情。她命令手下小弟们,“重点关照”环庆路,专门来欺负章楶爷爷。

  可惜,小梁妈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我们看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里面武功最厉害的是谁?不是什么北乔峰南慕容,也不是东邪、西毒、南帝、北丐,恰恰是少林寺藏经阁里,貌不惊人、默默无闻、年纪一大把,江湖上完全没人认识的扫地僧。

  六十五岁的章楶爷爷,就是一个扫地僧。只不过,天下没人知道他的实力。

  其实,早在西夏小梁妈带人来砸场子之前,刚到环庆的章楶就给朝廷写过一道奏折。章爷爷在奏折中明确的抗议割地政策:“西夏嗜利畏威,如不给予惩罚,边境不得休兵。”

  他提出自己的战略思想:“进攻是最好的防御,应该逐步蚕食西夏领土,用削弱对方来巩固我国边防”。不仅如此,章楶还预言道,“西夏这个国家防御纵深小,只要我们保持攻势,迟早可以灭亡它。”

  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朝廷本来是指望派个老头子去混吃等死的,没想到在不经意间请出了一代高人。这都快七十岁的老人家啊,性格还这么铁血,思路还这么犀利,也真是的万万没想到啊!

  没错,章爷爷不但要守卫环庆路,而且他的还有更大的理想——灭亡西夏!小梁妮子,你放马过来,老夫我来给你谈谈人生。

  好吧,有人会说,我知道章爷爷是个老硬汉了。可是,光有斗志又有什么用?当年的徐禧也是一个硬汉啊,最后把大家都玩死了。你一个文官,从来没有带过兵,从来没有打过仗,凭什么吹牛啊?人家少林寺的扫地僧,人家是看破红尘后退出江湖,曾经也是混过的好吧——年轻时候也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你章楶又是哪里来的自信?

  不错,大多数时候,人的能力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结合,在挫折中一点点的成长,即使是一代名将种谔,年轻时候也是打过败仗吃过亏的。普通人在任何一个行业想要成功,都要经历漫长的磨练。

  然而世界上有一种人,叫做天才。他第一次接触新鲜事,却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各种高手的水平。就好像《倚天屠龙记》中打通任督二脉的张无忌,正常人需要三十年才能练成的武功,他两个时辰就能搞定。

  章楶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他虽然当了四十多年的文官,但他并没有在官僚系统的枯燥生活中随波逐流。因为他首先是一个学者,然后才是一个官员。他把任何工作当做修行的一部分,最终目的是要体悟大道,与天地贯通。在半辈子的人生中,章楶博览群书,融汇百家。事实上,不光是章楶,朝廷与西夏的战争牵动着每一个大宋的读书人。每当前线有任何新的动态,许多与天下为己任的士子们,就会聚在一起,分析战事得失、时局变化。

  也就是说,在“如何对付西夏?”这个问题上,大宋的有识之士早就总结出了对策。只是由于朝廷内部愈演愈烈的派系斗争,许多官员没有把心思用到正道上,反而拿出主要的精力互相侵轧。如果朝廷真的能做到上下一心,人口八千万的大宋,怎么会搞不定一个区区三百万人的西夏?

  章楶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天才。他的天才,并不是说他有多么惊世骇俗的奇思妙想,而是说他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章楶的天才在于,他能够把许多已经存在的先进经验组合起来,不是生搬硬套的照抄,而是有机组合成一个新的体系。用今天的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能力叫做“系统优化”。

  我说章楶是个“扫地僧”,因为他是一个“系统优化”大师。

  朝廷接到战报,说西夏的小梁妈不给面子,得寸进尺,以怨报德。一下子也是慌了手脚,下令章楶,“若夏军大举进攻,环庆路必须全面坚壁清野”——这就是一种生搬硬套。对此,章楶回奏说,“坚壁清野,放到边境城寨确实有效;但是环庆路纵深三百多公里,居民密度很大,在这里搞坚壁清野,会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不能被动挨打,不能坐等敌人来攻,应该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章楶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战兵在外,守兵坚壁,依托堡垒,机动作战”。章楶的战略是让主力部队(战兵)流动游击,依托各城堡,在防区内打运动战——“环庆路共有城寨三十多处,若西夏动员二十万精兵,尽围各城寨,每处便不及一万,无足深患;若不尽围,便无法阻止我军互相策应”。

  章楶提出具体措施:“一旦探知西夏入侵,该区域主力部队(战兵)立即出城,各自占辖区内险要高地,化整为零。敌若追击我军,则分散兵力;若不追击,便有后顾之忧,不能专心攻城或劫掠。若敌放弃该区域,继续深入,则我军又可重新聚集,扼其退路伏击。”

  这就是“系统优化”。好像每一项改进都很平常,但整合到一起,就是创新。

  为了确保机动防御战略的有效执行,章楶又进行了两项系统优化:

  一是改进、完善了西军的旗语——各部队一旦化整为零,互相之间隔着老远(甚至隔着敌人),喊话是没有用的,下达指令必须靠旗语。

  二是强化了西军的谍报系统。章楶往西夏各营寨派出了大量的间谍、卧底,夏军一出营寨,消息马上同步传出,不必等到夏军进入宋境。

  元佑七年(1092年)二月,西夏在宋镇戎军(今宁夏固原一带)的对面的没烟峡修筑城砦,作为进攻内地的主要通道。三月,西夏在韦州静塞军司集结了三万精兵,准备大举进攻环庆。

  夏军的举动,早就在章楶的掌握之中了。已经完成“系统优化”的章楶爷爷,没有坐等夏军来攻。章楶的谍报确实厉害,他精确地得知三万夏军分了数十个营寨,每寨只有八百人。于是派出手下大将折可适主动出击,给西夏“礼尚往来”。

  折可适首先派出尖兵,暗杀了夏军边境烽火台的“守烽人”,然后一夜奔袭。夏军完全无备,被折可适马踏联营,伤亡惨重。不甘失败的夏军收拢兵马,在折可适撤军时悄悄跟踪,想给他背后来一板砖。可怜的夏军,不知道自己的行踪早就被卧底出卖了,结果又遇到章楶的伏兵,死伤无数。

  六月,熙河路向前沿修筑定远城,夏军集结了数万兵马准备袭击。章楶接到谍报,又派折可适带六千兵潜入夏境(继续暗杀哨兵),将正在集结的夏军一举击溃。

  连输两场的小梁太后,恼羞成怒,于是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亲自带队来攻。她先是放出风声,“我们要攻打泾原!”,然后一夜之间,急行军杀到环州。

  这“声东击西”本是妙计,但她的动向早就被章楶安插的卧底出卖了!尽管环庆军的总兵力只有五万,但章楶早已成竹在胸,设下天罗地网等小梁来钻。

  “折可适!李浩(之前是李宪的爱将)!命你二人各率一万兵马迎敌,且战且退,务必将敌军引诱到环州城下!”章楶如此安排,这两万歩骑已经是环庆战区的全部机动兵力了。折、李二将圆满的完成了任务,随后兵分两路,迂回到夏军的归途埋伏。

  环州城外百余里都是沙漠,只有一个牛圈湖可作水源。呵呵,大家可能猜到了。没错,章楶当然在水里下了毒!环州城的军民更是严阵以待、固若金汤!

  夏军包围环州,围城七日毫无进展。因为饮用了毒水,夏军人马中毒,伤亡惨重,只得退兵。

  夏军退兵时,取道环州西南的洪德砦(zhài)。折可适已经在此埋伏多日了!情报系统每天都在向他反映夏军的准确动向。

  六十八日凌晨,夏军大队通过洪德砦(zhài)。折可适先放过西夏前军,待中军到时,看到小梁太后的旗号,折可适擂响战鼓,命令全军突袭!

  “杀!”上万宋军战士发出整齐的战吼,忽然漫山遍野的冲出来,有如神兵天降。夏军未料到这个小砦中会埋伏这么多宋军,顿时大乱。

  李浩接到情报后也率一万人马向洪德砦方向运动。他的人马没有立即加入战场,敏锐的李浩发现夏军后军有大量铁鹞子,来势汹汹。为了谨慎起见,他选择悄悄的跟随夏军后队,保存实力。

  不久,夏军殿后部队赶到洪德砦,上万铁鹞子冲入战场,形势发生逆转!

  折可适见铁鹞子来势凶猛,果断带领伏击部队撤回砦中休整(主场作战的好处啊)。夏军向洪德砦猛攻,洪德砦守军也是恭候多时了——他们依托城堡,撒铁蒺藜、发神臂弓,各种硬货热情招待,甚至动用了刚研发出的大杀器:虎踞炮(利用杆杆原理的抛石车)!铺天盖地的箭雨、石块犹如蝗虫、冰雹,所到之处,一片鬼哭狼嚎。

  夏军现在非常尴尬:如果放弃洪德砦,直接撤军,宋军肯定会尾随追击;如果硬攻吧,又没有攻城器械。进退两难的夏军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骑士们都下了战马,变成步兵,前仆后继的向洪德砦发起冲锋。他们用人肉(虽然有铁甲)硬抗宋军的各种大杀器,伤亡非常惨重。

  十多万夏军从下午杀到晚上,到午夜时开始支撑不住。折可适见状,再次开门出战。与此同时,在场外养精蓄锐一整天的李浩也加入战场,向夏军发起总攻。筋疲力尽的夏军,彻底溃败。许多慌不择路的夏军坠落山崖,更多的夏军丢盔弃甲,四散而逃。小梁太后几乎被活擒,最后靠着丢弃仪仗、更换服饰才勉强得脱。

  “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环州保卫战、洪德砦伏击战,宋军皆大获全胜。然而由于战斗过于激烈,特别是在临近战斗尾声,大量的夏军或坠落悬崖、或丢盔弃甲逃入民间,以至于统计斩首只有千余级,扣掉宋军的伤亡七百人,有效斩首只剩下三百首级。若以斩首计算,这此战斗的意义就被埋没了。

  实际上,此战过后,一向骄狂的小梁太后立即拜托辽国从中斡旋,主动向宋方求和,可见此战对其实力和心理造成了多么大的打击。

  章楶一出,谁与争锋?这个传奇的老爷爷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不久之后,他将创造更辉煌的胜利!

  ;


  (https://www.motanwx.cc/mtk48714/2585637.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