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我本快乐 > 第四十七章 领导的心思你别猜,猜不懂一

第四十七章 领导的心思你别猜,猜不懂一


  领导的心思你别猜,猜也猜不懂(一)

  酒场结束,可是欢迎客人的活动还没有结束,毕文华就提议去酒吧唱歌,这也是三门墩人招待好朋友,经常性的一个娱乐活动项目。

  王默素来不喜唱歌,再加上身体早已不堪酒量,体力透支太大,就对毕文华道:“文华,我今天喝多了,酒吧就不去了。”

  毕文华哪里肯让王默溜走,拉着他的手道:“都去唱歌耍耍,唱几首歌酒自然就醒了。”

  王默坚决推辞道:“我是真的不能去了,别人唱歌要钱,我唱歌要命,今天这酒喝得太多,再呆下去就丢人现眼了。”

  几个人听了,见王默态度坚决,不好再去勉强,就簇拥着两个省城来的客人离开了。

  王默头重脚轻走在路上,让冷风一吹,昏昏沉沉的脑袋反而清醒过来。他担心这个时间回去,说不定就会遇见韩义的一帮狐朋狗友在家里喝酒。

  这一段时间以来,韩义家的喝酒聚会几乎都成为了一个习惯。

  马上就要过年了,三门墩人历来都有一个传统,逢年必聚。在这段时间,往往都要呼朋唤友,同事相聚,喝上几场酒,一来图个节日喜庆,二来也可借此加深一下彼此之间的感情。

  王默漫无目的的走在路上,寒夜里冷风刺骨,一个人孤独的走在路上,心情也是落寞到了极点。

  不知不觉之中,王默就走到王蓉家楼下,看着楼里温暖的灯光,犹豫了半响,却始终不敢敲门上去。

  王蓉惧怕她妈妈,对王默的嘱托话时常会在王默心里悄悄响起,连带着王默也莫名的惧怕这没有见过面的丈母娘。

  两个人之间的恋情,从一开始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兆。

  爱情一旦缺少了勇气,未来的下场只有自杀或者被杀。

  叹了一口气,王默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是,人总是爱存有侥幸心里,不切实际的希望天上能掉下一份幸运砸中自己。王默也不例外,甚至王蓉也有这种心里期盼,期盼她妈妈万一回心转意,不小心就同意了她这个剩女的婚事。

  王默看着窗口,他很希望这个时候,王蓉能突然出现。

  转念又想:“自己喝成这样,即使见到王蓉,也会让她不喜,没有一个女人愿意看见男友醉的没有人样。”

  这么一想,王默就不再犹豫,而是大步往路上走去。

  走到韩义家门口,听着里面隐隐约约传出来的说话声音,王默就没有勇气走进去。

  连续几场酒下来,让王默心烦头疼,这个时候,他就觉得住在朋友家里,始终不是一回事。

  有家的感觉真好!

  这八年来,王默一直在外漂泊,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就格外想要有个家。

  别人家的热闹,终归是别人的,不属于自己;而自己有一个家,即便是清冷,孤寂,可那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一刻,王默就觉得老祖宗的话极有道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说来也奇怪,那几年,王默在外漂泊八年,也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心累。

  这次回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却总觉得自己的心事很重。

  尽管每天都会有朋友聚会,可是短暂的热闹过后,一颗心反而是更加无法平静,带来的是更多的孤单和难熬。

  也许,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就是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这一刻,对亲人的思恋,满满的占据了王默空旷而落寞的一颗心。

  这一刻,他无比思恋妈妈,思恋弟弟和妹妹!

  甚至,他还想起了他那过逝了多年的父亲。

  “爸,如今你在那边过得还好吗?”

  站在院门口,望望黑幽幽的天空,王默的一颗心也不知道飘到了哪里。

  这个时候,院子的门打开了。

  二蛋从里面出来,正好看见王默,他就喊道:“王默,回来了,赶紧进去。”说完,就拉着王默向里面走去。

  房间里人不少,安小铜,汪大民都在,这二人既是韩义的好友,也是单位的同事,简单寒暄之后,王默就注意到还有三个陌生人。

  “这是王默,我的好哥们,是一中的老师。”韩义对有王默这样一个老师做朋友,一直都觉得很有面子,首先给三人介绍道。

  王默赶紧站起来,点点头看着对方,听韩义为他介绍。

  “这是我的班长,马哥,马朝杰。”

  马朝杰个子很高,身体也非常壮实,站起来就像一截小黑塔,握着王默的手,热情地道:“王老师,你好,认识你很高兴。”

  王默见对方说话客气,就笑道:“马哥,客气了,认识你也是我的荣幸。”

  “这是杨书记,我们班的书记杨春晓。”

  杨春晓带着一副眼镜,看起来像是一个斯文人,说话却不斯文,而是透着和他外表不太相称的豪爽,用力握手之后,他“呵呵“笑道:“王默,我认识你,八年前,我在一矿采掘班,那个时候,你在生产科。来!咱们今天借着韩义兄弟的酒,走一个!”

  王默看着对方有些眼熟,可硬是想不起来,面对对方的热情,王默也只能更客气,两人笑呵呵喝了一杯。

  坐在杨春晓身边的是一个长着娃娃脸的年轻人,他不等韩义介绍,就主动站起来,对王默道:“王老师,你好,咱们也喝一个,我叫隋骅文,在机电班工作。”

  喝完这杯酒后,王默就觉得酒意上涌,人有点昏昏欲睡,为了不让自己醉过去,王默就使劲的掐自己大腿。

  这种方法并不奏效,王默就找了一个借口,说到外面去方便一下。

  二蛋陪王默出来,两个人走到胡同口,王默找到一处树沟,开始使劲抠喉咙,结果吐出了不少黄白之物,人也因此变得清醒。

  二蛋扶着王默的肩膀,关心道:“王老师,待会儿进去后,喝酒慢点喝。”

  王默点点头,表示感谢。

  中国的酒场实是一个复杂的人情关系场,也是历练人成长的一个特殊舞台,酒是润滑剂,也是穿肠毒药,人情关系发展如何?关键就在于你说的不是酒话,而是借酒掏人心窝的人话。

  重新坐到酒桌上,王默就缩在一边,变的低调而随和,努力倾听任何人的说话,做一个好听众,这比喝酒更重要。

  同事之间,几杯酒下肚,最容易引起话题的还是工作中出现的各种事情。

  很快,话题就转向井下,什么101采面,巷道,瓦斯浓度等等,说了不少井下的专业词语。

  王默在井下工作过,对于这些情况并不陌生,但他也不会自以为是,胡乱插话,而是牢记着“沉默是金,雄辩是银”的古训。

  这样一来,酒自然少喝了不少,而且也博得了不少好感,算是两全其美。

  马朝杰聊起天来,如同兄长一般娓娓而谈:“小隋,上个月你干的就非常好,在下班前提前发现了一个大隐患。”然后用手指着韩义几人,又道:“你们都要好好学学,关键时刻就能救你们一条命,当然也能救别人。”

  “那件事可不小,还好发现早,101采面掘进工作面有一小段通风不畅,也幸亏小隋检查设备路过那里,察觉了一丝异常,发现了瓦斯积聚,有突出的危险。当时正是交接班,如果不认真检查,留给夜班,就真有可能会造成事故。”书记杨春晓也是赞不绝口。

  隋骅文“嘿嘿“笑过,腆着脸道:“都是两个领导平时教导好,我只是多学了一点。”

  众人就哄笑起来,二蛋拿着酒杯要灌他,骂道:“**的可真没劲,就会溜领导的马屁。”

  马朝杰假装板着脸,似笑非笑道:“二蛋,你个熊犊子,他溜我咋了,有啥不对的?有本事你也溜溜我。”

  “哥哥,你就饶了我,让我干粗活还行,说这样文绉绉的马屁话,我还真的不会说。”

  这番话,倒是说到了王默心里,心道:“一线工人最本色,老老实实工作,耿耿直直做人,说话不讲弯弯绕,虽然文化不高,但是,这些优点,也是许多人学习一辈子也无法学来的。”

  “你们几个别不服小隋,小隋在咱们队,搞机电绝对是拔尖的。来,喝酒!”杨春晓举起杯子和隋骅文喝了一杯酒,又道:“小隋,以后还要好好干,机会总是等着有心人,我和老马都在为你的事情争取呢,昨天,老马还找到大矿长说你的事情。”

  “有屁用?杨哥,不是我说你,等你当上了咱们矿的大书记,隋骅文才有这个机会。”安小铜的小胡子一翘一翘,一边大口吃菜一边说道,浑然没有顾及领导的颜面。

  在三门墩,绝大多数的煤矿工人,脾气本性就是光棍直肠子,跟领导喝酒,根本就没有当下属的自觉。

  基层的领导,工作起来极不容易,要想管得住,使唤好这些工人,依靠的不是斯文和礼貌,而是骂和训斥,这种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

  这与学校的环境截然不同,学校的老师吵架骂人基本上都不会带一个脏字。

  看见杨书记眼睛瞪他,安小铜摸摸小胡子,晃晃脑袋道:“我要是小隋,就辞职离开,有技术还怕没饭吃。最近,昆密里市不是开了两个大煤矿吗,有本事就去那里。”

  “别胡说八道,你咋不去?”

  “我没有那技术,要有,我早跑了。”安小铜说的理直气壮,然后就大讲隋骅文的糗事。

  隋骅文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报考了北疆省一个煤矿技术成人大专学校,完全就是自费。三年后毕业回来分在了二矿掘进队机电班工作。

  隋骅文工作认真,好学爱钻,属于工作有心人,在平凡的工作中积累了不少技术经验,也渐渐成为了机电班的技术骨干。可是这人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嗜酒如命,偏偏酒量又不大,一旦喝多了,就不分场合,不分人,往往胡话连篇。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得罪了不少领导。由于嘴臭又不会把门,自然就失去了许多升职的机会。

  前年,机电班需要一个技术员,就在全矿采取考试的办法。

  当时,矿里面报考的工人特别多,甚至不少技校毕业刚刚工作没几年的学生娃都前来报名。

  一个普普通通的技术员岗位竟然牵动了矿里二十多个年轻工人的心。

  考试结束后,并没有立刻发榜,而是拖了几天,才有通知下来,说这次考试不作数,要重考。

  工人们私下里议论说,某矿领导在生产科发了脾气,直言要推倒重考,至于理由则没有一点解释,其他人也不敢问,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矿里公开定下的考试,竟然因为某矿领导不满意,堂而皇之地被推翻了,这一时也成了矿里不少职工的笑谈。

  许多工人就鼓动隋骅文去找领导讨要说法,可隋骅文缺乏这个勇气,竟然畏畏缩缩不敢去。

  后来,令人更加啼笑皆非的事情发生了,他竟然第二次又报名参加了这个所谓选拔技术员的考试,真正是有些狂妄。

  这次考试,出乎隋骅文的意料,他只考了第二名,第一名则是一名工作三年的技校毕业生。

  后来,矿里面就有传闻,说是某矿领导特别关照过生产科,将考题提前透给了那个第一名,而这人也就是现在机电班的班长,当初的那个技术员张勇成。


  (https://www.motanwx.cc/mtk54315/2863170.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