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库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三百一十六节 长安争夺战

第三百一十六节 长安争夺战


  李光弼成功的击败了叛军,受到这个好消息的鼓舞,唐肃宗李亨的希望陡然扩大,万丈豪情从地起,当即决定发动夺取长安的战役,从叛军手中夺回都城。[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叛军在长安集结了重兵,以逸待劳,具有地理上的优势。相对来说,唐军人心涣散,实力不足,不具备发动长安战役的条件,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长安之战都应该避免。然而,战争常常被该死的政治绑架,在政治的漩涡中,大唐朝廷急于发动夺取长安的战斗。

  其实,有时候,政治并不复杂,因为政治家也是人,是人就得有人的思维。之所以做出了这样不合时宜的决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原因,一切都源于唐肃宗李亨的面子问题。

  刚刚成为了帝国的最大的领导,唐肃宗李亨急于拿出成绩向全国人民证明,自己是称职的担得起万岁两字。而最能博取眼球的成绩,就是收复帝国的都城长安。

  中国人向来是变被动为主动的高手,这句话如此冠冕堂皇,以至于经常因此惹祸。但是,李亨已经顾不得了,为了形势变得有利,他采取了复杂的行动,在这一局棋中,郭子仪是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李亨觉得自己很高明,但是,他的进军方略遭到了谋臣李泌的反对。

  李泌是长安人,自幼以才思敏捷、精明干练著称于世。他的祖上更是赫赫有名,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李密。

  在我们过去的思维中,李密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注定是该扫进历史垃圾堆的败类。然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李密绝对够得上是历史中最为聪明的人之一的。

  不过,祖上的荣光到李泌这一代时已经烟消云散,李泌登上历史舞台靠的还是自己。

  李亨和李泌自幼就是好朋友,以至于李亨在当着窝囊太子的时候,李泌也跟着倒霉。让唐玄宗李隆基一脚踢到外地反省去了。在执掌天下权柄以后,李亨想起了老朋友,发布招领,任命李泌为侍谋军国,也就是皇家智囊、元帅府行军长史,亦即元帅府秘书长。

  不过,李亨的热脸蛋贴到了李泌的冷屁股上。李泌拒绝唐肃宗李亨的认命,只答应以白衣进入朝廷。为李亨出谋划策。

  从这点上看,李泌是真正的世外高人,让那些钻营官职,蝇营狗苟的人无地自容。

  然而,李亨却不答应李泌的要求,坚持让他出任官职,在元帅府出谋划策。

  李亨坚持自己的意见,李泌无可奈何,在功成身退的前提下接受了任命。

  李泌虽然勉强赴任。但是,他的职业操守是无可指责的。作为一个无与伦比的谋略家,他敏锐的发现了李亨进军方略的局限性,主张放弃收复两京的计划,而是要以主力断掉叛军的老巢,攻占范阳。这样,叛军失去了根本。就会不战自溃,唐军就能轻而易举的夺回长安,而不用付出异常惨重的代价。

  李泌的策略很有操作性,和郭子仪以前的提议如出一辙。如果按他的计策行事,叛军的寿命很快就会完结,以后也就没有了军阀割据的局面。

  因为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唐军无法承担失去长安的风险,叛军也一样承担不起丢失范阳的风险。既然唐军在失去长安后依然在战斗,那么,长安就不应该成为唐军的主要攻击目标。

  可惜,李亨鼠目寸光,居然放弃了李泌的完美策略,因此也就放弃了大唐朝廷的未来。

  似乎有理由相信。李亨就是一个弱智,或者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然而,这样说有失偏颇,对李亨是不公平的。不能不承认,或许是长期的生活在父亲阴影下的原因,唐肃宗李亨性格懦弱,但他不是傻子,他和李泌的出发点不同,对他的政治生命来说,范阳远远比不上长安。

  因为只有拿下长安,人民才会承认李亨的权威。因此,李亨宁愿走这一步,哪怕这条路危险重重。

  这一次,皇家的脸面打败了军事上的合理谋略。因此,必须得承认,要脸面的政治家,永远也成不了政治上的伟人。

  战斗方略确定以后,剩下的就是具体的军事安排。为了统一指挥各地勤王部队,唐肃宗李亨任命郭子仪为司空、天下兵马副元帅,担任反攻长安的主帅。

  郭子仪得到了任命,于是率军立即启程,直奔凤翔郡。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一个有着丰富战场经验的指挥官,郭子仪不赞成发动长安战役,但是,朝廷已经做出了决定,作为军队的统帅,他没有任何理由不执行。

  郭子仪因为不看好这场战争,因此担心唐军遭到失败,一路行军极为谨慎。然而,该来的躲不过,在他的大军刚刚开拔到三原(今陕西三原县),就遭到了叛军李归仁部的阻击。

  李归仁也是安禄山手下猛将,被封为北平王。

  在唐军还在路上的时候,叛将李归仁掌握了郭子仪即将指挥进攻长安的报告,因此,决定给唐军一个下马威,打掉唐军的士气,于是亲自率5000精锐骑兵在三原县北面设伏,截击唐军。

  叛军突然出现,唐军受到的震动非同小可。但是,郭子仪的朔方军战力强悍,虽然遭到了叛军的伏击,但将士们英勇奋战,击破了叛军阻击,损失并不大。不过,经过此战,郭子仪不得不停下来。

  经过侦察,郭子仪发现了叛军的活动规律,于是派大将仆固怀恩、李若幽等人绕道出击,设伏于白渠留连桥(今三原东南)。

  郭子仪设好了埋伏,然后指挥军队突击,一举突破叛军封锁线。

  李归仁的兵少,无力阻击唐军的疯狂进攻,于是率领5000骑兵撤退,一步一步退到了白渠留运桥。

  李归仁刚刚到达白渠留运桥,唐军伏兵四起,打得叛军措手不及,顿时崩溃逃散。

  李归仁一看不好,索性光着膀子跳进河中,一顿狗刨,钻进水里逃了。

  轻而易举的消灭了叛军李归仁部,郭子仪顺利进军,在西渭桥(陕西咸阳西南)会和王思礼的唐军,两军合兵一处,一起进驻潏水西。

  这个时候,唐军成功的抢滩登陆,获得了前进阵地,形势比以前有利了一些。可是,战争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事情,长安的叛军绝不会任由唐军控制三辅地区,于是,叛将安守忠和李归仁共同出兵,抢先一步驻守在长安西郊清渠,阻止唐军继续推进。

  两军旗鼓相当,谁也不敢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率先进攻,于是就这么耗着,一耗就是7天。

  到了第8天,叛军大营忽然乱起来,安守忠带着几个人逃跑,乱纷纷的叛军队伍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叛军混乱的消息传到了中军大营。郭子仪和王思礼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马上派人侦查,得知叛军扔下了大量的辎重,逃得无影无踪了。

  郭子仪脑洞大开,叛军无厘头的撤退,分明是内部狗咬狗,这时候是叛军最脆弱的时候,自己不踹一脚都不好意思。

  郭子仪、王思礼高兴的乱七八糟,也不多想,随即驱动大军追击。

  追着追着,在唐军的前方,一支大约9000人的叛军骑兵横住了唐军的道路。

  郭子仪以为这是担任阻击任务的叛军,因此,命令军队以楔形阵突击,打算拦腰截断叛军,将这股叛军彻底消灭。

  中军鼓声如雷,唐军步骑协同,向叛军中间突击。然而,让唐军目瞪口呆的情况出现了,唐军兵锋所指,叛军突然变阵,大队从中间断开,化为两翼,向唐军发起了反突击。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战场上最重要的打击力量,步兵在没有结阵坚守的情况下,一般很难击退骑兵的突击。这时的情况就是如此,叛军骑兵将唐军步兵斩成数段,反复突击,唐军步兵队形散乱,首尾不能相顾,瞬间溃败,无法收拾。

  唐军败退,死伤殆尽,郭子仪输得精光,只好在亲兵拼死掩护下撤退,总算捡了一条命。

  叛军采用了毛委员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策略,成功打掉了郭子仪的主力,迫使唐军进攻长安的计划流产。(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https://www.motanwx.cc/mtk7185/4503931.html)


1秒记住墨坛库:www.motanwx.cc。手机版阅读网址:m.motanwx.cc